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已知)A.石子落地时的速度B.石子下落的时间C.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平均速度D.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参考答案】ABD【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考查,关键是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解题时要正确选择研究过程,灵活选择物理规律列出方程进行解答。【知识补给】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仅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在规定正方向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皆可适用。对竖直方向仅受重力的运动,求解时要特别注意多解的分析,考虑是否存在多解,各解是否都有意义。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B.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A.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C.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小D.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2018·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月考)木箱内装一球,木箱的内宽恰与球的直径相等,如图所示,当木箱以初速v0竖直上抛时,A.空气阻力不计,则上升段球对下壁b有压力,下落段球对上壁a有压力B.空气阻力不计,无论上升还是下落,球对上壁和下壁均无作用力C.若有空气阻力,则上升段球对上壁a有压力,下落段球对下壁b有压力D.若有空气阻力,无论上升还是下落,球对上壁和下壁均无作用力(2018·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某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一个可乘10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取重力加速度g=10。(1)上升过程,若升降机以1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质量为50kg的游客坐在竖直运动的座舱上,求此时该游客对座舱中水平座椅的压力大小;(2)下落过程,座舱从70m高处开始自由下落,当下落到距地面25m高处时开始制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求座舱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018·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和B
的质量均等于m,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A处于B的上端,如图所示。它们由静止同时开始下落,木棒碰到地面时立刻以碰前的速度反向弹起。木棒第二次落地时圆环未脱落木棒。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为g。(1)若f=mg,求木棒碰到地面后弹起的最大高度;(2)若f=0.5mg,求木棒第二次落地时圆环的速度大小;(3)若f=2mg,求木棒第二次落地瞬间木棒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B设乙球运动的时间为t,则甲球运动的时间为t+1s,两球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下落后的间距为,两球间的距离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A错误,B正确;两球的速度差,速度差恒定,CD错误。【名师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力的平衡条件,通过画出受力图,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结合几何知识进行判断。BC若没有空气阻力,则木箱和球这个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所以球与木箱间就没有压力,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若有压力,则要么是与上壁的作用,要么是与下壁的作用,二者有其一,再加上球的重力,则其加速度一定不等于重力加速度,A错误B正确;若有空气阻力,则上升阶段,木箱和球这个整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对球来说,其合力应大于重力,即除了重力之外还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只能是木箱的上壁提供,故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在下降阶段,木箱和球整体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故对球来说,合力小于重力,即除了重力之外还应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只能是下壁b有向上的支持力,C正确D错误。(1)(2)
(1)以游客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升降机水平底板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升降机水平底板的压力【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1)hB1=h/2(2)(3)(1)A和B一起下落到落地时,有①,B反向弹起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有②,③,将f=mg代入解得B弹起的最大高度④;(2)f=0.5mg,则B触地后A匀加速下落,而B先上升后下降,加速度一直保持不变,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B,有⑤,⑥;对A,有⑦⑧,将f=0.5mg代入解得B第二次落地时A的速度大小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