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6.了解四种相互作用。过程与方法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教具】小黑板、海绵、橡皮筋、不规则薄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引入:同学们看看下面描述的几个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1)工地上起重机把重物吊起来。2)足球场上运动员踢球。3)汽车慢慢地停下来。§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力和力的图示: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物质性:
(2)相互性:(3)作用方式:接触、不接触。(4)矢量性:2、力的效果: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②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例一】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C.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对手作用。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练习:力是__________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_________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_____________而独立存在的。【例二】下列各种力的名称,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A、浮力B、弹力C、重力D、拉力E、摩擦力F、动力G、阻力H、压力I、支持力J、分子力5、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图示:大小……线段的长短方向……线段的指向作用点……箭尾(或箭头)2)示意图:只画作用点和方向【例三】在下图中作出A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500N的拉力的图示。A【例四】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个表示对吗?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竖直向下4、作用点:重心
5、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与形状有关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例五】.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B.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上或向下运动,它都受到重力。C.重力就是静止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D.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例六】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很可能也随着改变。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例七】如图所示为一空心圆球,内部装满水,若在其底部一小孔,水从中不断流出,则在此过程中,球和其中水整体的重心如何变化?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