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重力与重心教案2鲁科版必修1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2)了解重力的产生,理解重力的三要素。(3)能测量重力的大小,确定重力的方向。(4)能解释稳定与重力相关的现象,并能应用。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归纳等学方法,使学生体验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3)对学生进行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事物本质,建立理想化模型的科学素质的培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力三要素是本节的重点。2.重心与稳定是本节的难点。策略:设计课堂演示及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物体的重心与稳定的关系。三、【教具】1、自制圆锥体、纸盒、木板等;2、多媒体。 五、【设计思路】本节采用对初中知识复习与深化,从生活出发,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逐步探索力的概念、重力的产生、重力的三要素及重心与稳定。本章内容,是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很多知识不易过分深化,所以对本节的设计应突出如下几个特点:1、基础性;2、预备性;3、学生的自主性这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及课堂实验的设计和实际操作,鼓励同学们从现象和旧知识中寻找规律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4、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对重心这种理想化模型的研究,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事物的研究;
5、互动性:依照本节课自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6、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环节方式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多媒体应用引入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提问:请根据初中知识回答什么是力。教师活动:由定义出发和小车上的磁铁与铁相互吸引的小实验总结力具有物体性和相互性。学生回忆并回答。 显示力的定义新课课堂小实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教师小结:力的作用效果教师:一个力如何表示出来呢?教师:力的大小如何测量?演示: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师: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物理学中,我们如果要精确的描述一个力,采用力的图示。教师强调:力的图示中要表现出力的三要素。教师:如果只要简单说明受力情况。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二重力及其测量学生活动:通过身边的物体亲身体验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并总结:1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2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初中知识回忆:力可用大小描述。学生:用测力计。学生观察两图并记忆显示力的作用效果。展示新课教学过程。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新课教学板书教师:刚才,我们简单的学习的力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常见的力:重力教师:初中已经学过了重力的基本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教师小结:重力的大小测量与计算及重力方向。三重心与稳定教师:力有三要素,那么重力的三要素是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思考: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什么地方?教师小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教师讲解: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确定。介绍悬挂法测量物体的重心模拟演示:悬挂法测量物体的重心。教师:重心的位置会改变吗?教师小结:重心改变的条件教师:大家一起来说说看在生活中,重心改变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教师活动:课堂例题及练习学生活动:回忆并回答学生交流与讨论:物体的重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学生活动:亲自确定周围物体如尺子等的重心。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重心位置改变的条件。经老师提示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改变或形状发生变化,均会引起重心位置的变化学生:踊跃发言学生:课堂练习多媒体演示物体受重力的图片。演示新课教学通过实例来讲解物体的重心。模拟演示:悬挂法测量物体的重心。演示物体重心变化的实例
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探索性实验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小实验,想想看圆锥为什么会往上滚?教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实验,看看圆锥是不是真的会往上滚。演示实验:圆锥体向上滚。教师讲解:圆锥上滚的原因。拓展一步:由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那么影响物体的稳定因素具体都有哪些呢?教师活动:举例引导学生总结上面的提问教师总结:影响物体稳定的因素教师提问:生活中,保持物体的稳定至关重要,那么一个物体最多能倾斜到什么程度才不会翻倒呢?大家自己动手做一下课本的实验,试总结出物体不会倾倒的条件。教师总结:物体处于稳定的条件。教师:我们学习了力及重力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学生活动:猜想、交流与讨论学生仔细观察并激烈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实例总结:物体的稳定与1重心高低有关2支撑面大小有关。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并得到结论:当物体的重力作用线落到它的支持面以外时,物体将倾倒。演示例题及练习
板书设计:一、力的描述(一)力1.定义2.力的作用效果3.力是矢量(二)力的表示1力的大小2单位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4.力的分类二重力及其测量(一)重力1定义(重力的产生):2大小及单位:3方向:(二)重心1定义:2重心位置的确定:3引起重心位置变化的因素:(三)影响物体稳定的因素:(四)物体能否稳定的条件:学生活动:回忆并总结所学的内容。布置作业1、课本P62(1)(2)、(3)及练习册的同步训练;2、阅读课本P62信息窗,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七、【教学流程图】开始学生课堂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整合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回忆并回答结束课堂小结复习初中内容并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和实验进行新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