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几何图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2、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3、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二、讲授新课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2、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教师活动: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3、几何体的概念。(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2)提出问题: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4、给出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教师活动:板书:平面和曲面。提出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内容,得出观察图片能发现的结论。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察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并把学生观察结论板书.注: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思考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释。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三、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体验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四、布置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