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述孟德尔的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目标】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假说-演绎法在分离定律过程中的作用。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通过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社会责任: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难点:假说-演绎法。教学过程
PPT展示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一、怎样体验孟德尔的假说?PPT展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共有几种组合?每种组合的数量?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问题2: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问题3:为什么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同的彩球?模拟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问题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PPT展示遗传图解的写法: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孟德尔的设计思路只要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就能说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2、测交试验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结果:高茎:矮茎 =30:34 ≈1:1。测交结果符合预期设想:
1)证实F1是杂合子;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三、假说——演绎法1.由实验观察现象F1为高茎,F2有高茎有矮茎。2.提出问题(1)F1高茎哪去了?(2)F2中矮茎出现说明什么?(3)为什么后代比例接近3:1?3.提出假说(1)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2)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4)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演绎推理将F1与矮茎杂交,预期后代中高矮茎之比为1:1。5.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发现高矮茎之比为1:1。
6.得出结论预期与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分离定律。四、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1)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2.指导杂交育种
(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3.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1)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2)根据上表比例,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拓展一: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后代显性:隐性为1: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Aa × aa。后代显性:隐性为3: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 Aa。后代遗传因子 Aa:aa为1: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 aa。后代遗传因子AA:Aa:aa为1:2: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 Aa。拓展二:判断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1)自交法:看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有→杂合子,无→纯合子。(2)测交法:后代只有显性性状→纯合子,后代有显性和隐性性状→杂合子。拓展三:杂交、测交、自交的作用1、杂交:判断显隐性。2、测交:判断基因型为纯合或杂合。3、自交:提高后代纯合体的比例。注意:(1)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此方法常用语动物遗传组成的检测。(2)植物常用自交法,可以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拓展四:隐性个体在解决遗传题目中的运用根据分离规律,某显性性状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而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则一定是纯合的,且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1)如果一亲本是隐性个体,则它一定传给子代中每一个个体一个隐性遗传因子,由此可知后代个体的遗传因子。例:人类白化病遗传。(2)子代有隐性个体,则其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隐性遗传因子,由此可推知亲本的遗传因子。如:教学反思本节课初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法指导,预习篇以及探究篇的问题特意设计,学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理解较为到位。学生达到通过探究完成小组之间的合作,并通过展示提高表达能力。不足在于,课堂中所设置的口头问题未能把握住梯度设置,在此环节花费了大量时间,导致检测内容没能及时完成。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由于课堂任务所限,彼此评价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生生之间的评价提高学生之间质疑能力,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