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湘教版第四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湘教版第四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教学设计

ID:1248305

大小:589.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0-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2.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教学重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更有助于学习本节课。但由于有些地理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情景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采取问题探究式的学习,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抓住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的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地形地势这部分的内容需要结合前面所学的地理知识和读图技能进行学习;人类活动这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情景进行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吧,今天我们来举行个《地理诗词大会》,一起领略古人们的地理素养吧。 二、新知初探(一)地形地势与气候1.探究一:欣赏杜甫的《秦州杂诗》: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思考为什么古诗中说“阳坡”可种瓜呢?探究一: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阳坡: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温度。阴坡: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温度。2.探究二:欣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许诨的《咸阳城东楼》:西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什么古诗里的“雨”常常又和“山”联系在一起呢?探究二: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思考:安第斯山脉南端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样的差异?结合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思考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明显?回顾知识,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观察“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山坡图”,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安第斯山脉南端两侧的气候资料图”,思考回答问题。 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西侧: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东侧:背风坡,多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3.探究三: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为什么就不胜“寒”呢?探究三:地势的影响。展示“乞力马扎罗山”的照片和视频。思考:导致“赤道雪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讲解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过渡:科学家们预测“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即将消失即将消失,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进入今天的第二个学习部分。(二)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气候条件。讨论:请说说看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改善气候条件的人类活动?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1)城市热岛效应观赏图片和视频。 (2)全球气候变暖思考: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的气候?三、归纳总结联系生活,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结合前两节课的内容,与老师一起归纳。作业课后检测题教学反思《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这一节是第三课时,本身的学习内容并不多,但是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我是这样设计课的:首先是地形地势与气候,通过欣赏几首古诗,从古诗中的地理现象切入,来探究问题。然后是人类活动与气候,让学生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活动情景的掌握知识。 经过教学实践,收获很大,具体反思如下: 1. 课程设计方面,应该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力,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这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2.缺少终结性评价。课堂上,让同学们思考讨论,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在课程结束时,应给学生终结性评价。结果没有给以及时的评价。 3.作业设计方面可以进行分层设计,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检测,更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再上这一课时,我一定注意以上这些问题。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