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课题】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3.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学重点难点】1、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教具准备】等高线模型【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课件《陆地、海洋、高山、深谷景观图片》,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地球上有峰峦叠嶂、延绵起伏、挺拔俊美的群山;有气势坦荡的高原;有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微微隆起、俊俏秀美的丘陵;更有一个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一目了然呢?(学生回答)本节课就让我们师生共同探讨,去揭开地形图的神秘面纱。板书: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欣赏图片思考回答,激发学习兴趣。6用心爱心专心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美的图片并充满激情的导语,可在最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整个课堂洋溢着盎然的生机,弥漫着动人的芬芳,让本来枯燥的地理课也可以变成求知的天堂。明确原理夯实基础【多媒体演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提出问题: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讲解强调】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观察与发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2-2,完成下列要求:1、完成课本P32“活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学生回答:(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1.1500米。 2.500米。 3.1000米.理解并识记:海拔、 相对高度。【学以致用】: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 ,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 ”指的是什么高度?(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 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读懂图,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教师提示学生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然后延伸与实际相联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珠穆朗玛峰的两个高度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的能力。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举例山地较高(>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喜马拉雅山高原较高(>500米)坦荡,起伏不大青藏高原平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