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第3课时)学习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三、黄河的开发和治理引入课题【教师】出示黄河景观图、黄河干流轮廓图。
导语,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不断地滋养着我们,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诸多媒体上我们又不断地看到“救救母亲河”之说。于是,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会急切地查找资料,翻阅课本?第一篇章:探源母亲河【教师】承转:几千年来,黄河一直孕育中华灿烂文化的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对其源头进行长期的探索,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而后,人们猜测,考察,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到底从何而来,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对母亲河的源流概括也了如指掌。【教师】组织探究,引导自学,可结合“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2.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地形区?【学生】阅课本50页《黄河流域水系图》自学,回忆学长江时老师给的读图方法。小组交流整理,然后组织汇报并适当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主要支流游有渭河、汾河等。2.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黄河干流依次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教师】总结补充:黄河干流很明显地呈巨大的“几”字形,像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教师】组织学生竞答1.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长江发源于哪列山脉?黄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特点是什么?(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2.黄河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教师】承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度仅次于长江,但是我们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读“我国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对比表”,你会发现什么?我们再来对比黄河、长江的长度和年径流量,你会有什么发现,并思考成因?【学生】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多,年径流量却很悬殊,这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黄河的径流量受气候影响很大,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水量较小。【教师】与长江比,黄河水文特征还有什么差异?【学生】与长江比,黄河的年径流量集中在夏秋季节(7~9月),黄河的含沙量大,黄河在冬季会出现结冰现象。第二篇章:感恩母亲河
【教师】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北部的大地上。由今天上溯百年,由百年上溯千年,由千年上溯万年直至几十万年,由古而今,黄河塑造着大地,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母亲唱着赞歌。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乐章《感恩母亲河》,感受一下母亲无私的奉献。【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黄河的认识,畅所欲言地举例说明黄河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问题:灌溉、发电等等【教师】利用多媒体适当根据学生反馈情况予以补充,主要体现灌溉、发电、旅游、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等方面。【教师】出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景观图讲解: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人们就引黄河水灌溉。这两幅图片描绘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我们知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我国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降水都不足。是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在干旱的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教师】出示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中国地形图讲解:黄河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与长江一样,都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向东流去的过程中,总落差达到了4000多米,形成了巨大的水能资源。提问:两幅图结合来看,对黄河水能开发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哪里?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地处我国阶梯之间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学生】开发最密集的地区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教师】通过读图,我们知道黄河的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黄河上还没有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进行了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学生】读图找出主要的水电站有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教师】出示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图片,这些水电站的建立,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水能。【教师】讲解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由于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水流湍急,形成了许多壮观的景象,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发了许多旅游项目。【教师】出示壶口瀑布图讲解壶口瀑布以其水势汹涌、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教师】小结,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第三篇章:忧患母亲河【教师】承转:古老的黄河如母亲般哺育着她的儿女,但是历史上万古奔流的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黄河陷入危机。黄河“忧患”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有何表现?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资料,请同学们一一说出黄河不同河段产生的问题各是什么?【教师】出示源头、上游地区荒漠化图片资料,提问:黄河上游地区为何会出现荒漠化问题?与哪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关呢?
【学生】(投影、播放录像)引导学生分析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以及上游地区草地退化植被遭到破坏的录像景观图后,得出结论:黄河上游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降水少,气候干旱),也有人为因素(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草地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凌汛景观图》和文字资料。提问:黄河凌汛出现在黄河哪些河段?为什么会出现凌汛?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①上游和下游;②由于黄河干流跨的纬度比较大,南北河段地区的气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不同。凌汛的河段大多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③自然因素。【教师】出示黄河水含沙量大的图片和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读图2.42《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和《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观察并思考:黄河在流经哪个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黄土高原地形特征是什么?想一想,下雨后千万条沟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学生】读图回答:①黄河中游;②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③沟壑纵横、黄土裸露、植被覆盖不好、土层疏松。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教师】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又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七八月份多暴雨,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就会一起汇入黄河。因而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提问】黄河还会什么危机呢?请仔细读一段历史资料。一部黄泛史便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黄河哪一个河段会容易泛滥呢?
【学生】下游多泛滥。【教师】黄河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出示“地上河”景观图和示意图。【学生】读图观察认识下游形成“地上河”。【教师】请读地上河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的变化》,把两幅图结合起来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形成与中游地区的问题有关吗?如果有关系,请你讲一讲它的形成过程。(读图提示:黄河下游的泥沙大多来自于哪个河段?黄河下游进入什么地形区?可以想象一下此时黄河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有何变化?)【学生】读图思考,指图讲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①黄河下游的泥沙约90%来自于哪个河段。②黄河流入下游,进入华北平原;③此时黄河河道会变宽,河水流速会变慢,携带的泥沙会越来越多;大量的泥沙日积月累,使黄河越“长”越高,成为“地上悬河”。【教师】分析得很好,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越来越多,黄河安全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不安全。因为泥沙越来越多,黄河下游的河床逐渐抬高,两岸就可能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造成洪水灾害。【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多年黄河安澜无恙。尽管我国控制河流的能力已经十分强大,可是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其中约1/4淤积在河床,1/4输往深海,1/2在滨海地区填海造田。“悬河”依然是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只要黄河“悬”着一天,中华民族的心就悬着一天。
【教师】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近年来,黄河又出现了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问题。第四篇章:拯救母亲河【教师】(承转)百病缠身的黄河需要她的儿女的加倍关爱与保卫,怎样才能根治黄河呢?【学生】读资料,畅所欲言。【教师】结语:我们对河流的依赖十分久远,我们对黄河以及一切哺育了我们的河流以“母亲”相称,我们对母亲河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还为时不长,如何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也还在起步阶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我们仍要继续思考:──黄河能不能变得水量充沛、奔流不息?──黄河能不能变得水质良好,甚至摘掉“天下第一浊河”的帽子?──黄河能不能变得山清水秀,随着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开发而成为旅游热线?──黄河能不能变得水路畅通,成为一条运输繁忙的“黄金水道”?──黄河能不能变得温顺依人,不再狂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