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的分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及解读】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农业、分类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相应地图说出我国各类农业的分布,体会其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理解农业概念、分类,体会农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联系生活经验指相应地图说出我国小麦、水稻及棉花分布区,比较主要种植区种植结构的差异,简要分析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重点)3、联系生活经验指相应地图说出我国畜牧业、林业、渔业的分布,找出四大牧区及优良畜种,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三类产业的影响。4、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所学地形、气候、水土资源利用等知识,体会自然条件对农业分布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教学媒体】课件、种植业分布图、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农作物分布示意简要板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生活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而我们就是生活在农村中的一员,那请同学们就以下话题谈一谈我们农村人的生产生活:(展示图片)(1)衣食住行(2)生产活动(3)从事的产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讨论。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农村人大多从事农业活动,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讨论三个话题:(1)衣食住行:(2)生产活动:种庄稼(3)从事的产业:农业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环境,让学生谈论农村生产生活,引导学生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6
预习、展示1、教师向学生以课件展示并解读本节课学习目标:1、联系生活理解农业概念、分类,体会农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联系生活经验指相应地图说出我国小麦、水稻及棉花分布区,比较主要种植区种植结构的差异,简要分析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重点)3、联系生活经验指相应地图说出我国畜牧业、林业、渔业的分布,找出四大牧区及优良畜种,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三类产业的影响。4、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所学地形、气候、水土资源利用等知识,体会自然条件对农业分布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难点)2、布置预习任务,巡视指导方法、明了学情。3、引导、点拨、强调1、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目标中标划重难点;2、按目标的要求进行以下预习:1)依据助学P78~79学习过程的步骤和要求,研读教材P74~78,用心思考,标划重点明确难点,理解记忆。2)同步适度完成助学P78~79学习过程。3)学生依据自学成果,将本课学习过程中重点习题形成自己的结论,并注重将结论与相应图表相联系,将知识落实到图中,利用地图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好上课的心理、知识、语言准备。4)学生适度完成助学P79知识结构,梳理归纳知识。3、展示预习已解决的较易的问题、凸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展示和解读学习目标,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目标,做到有目的地预习,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衔接、过渡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通过本节课想要学习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从农业基本概念、种植业、不同农作物的分布及原因等方面一起来学习相关的内容。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法:1、农业的概念?点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回答,展示图片引导启发。判断:以下产业是不是农业: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等,归纳:农业的概念并用媒体展示。2、农业的分类?点拨:看课本P74彩色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回答;让学生把图片中的食物进行归类,它们各产自哪一部门。3、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点拨:进行课本P75活动,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思考农业与生活的关系。展示图片:1)进行引导启发;按老师的方法合作探究学习:1、农业是指。判断:以下产业不是农业的是: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2、农业可以分为、、、等部门。3、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国民经济的。学生能够回答出:种植业最重要;因为我们要吃饭,民以食为天,种植业为我们生产粮食;不能全部发展种植业,因为一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4、读图4—1—1,填表1:地联系日常生活加深对农业的理解。图片材料形象生动,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其注意力。6
2)强调:农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衔接过渡:提问:①在四个农业生产部门中,你认为哪一部门最重要?②为什么种植业最重要?③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需要养活13.4亿人口,能否在全国各地都发展种植业来满足粮食需求?通过这三个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一知识点:“种植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及“农业的分布”上来。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要求学生读图课本P76图4—1—1;同时课件展示:(1)明确400mm等降水量线。(2)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含义。(3)明确图左下角的图例。(4)以400mm等降水量线和秦岭淮河一线为参照物说出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5、畜牧业的分布?要求学生读图课本P77读图4—1—2:(1)以400mm等降水量线和秦岭淮河一线为参照物说出中国两类畜牧业的分布。(2)四大牧区及优良畜种。6、林业、渔业的分布?(1)展示中国地形图。(2)明确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区、江南丘陵。(3)明确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长江中下游平原。7、展图试分析农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400mm等降水量线的启示(2)秦岭-淮河的地理含义及其启示①冬季0℃等温线②800mm等降水量线(3)山地与平原的启示(4)沿海与内陆的启示区耕地熟制作物原因北方华北东北分界线南方位置400mm以东表2:地区类型作物影响位置400mm以西西北青藏5、读图4—1—2,填表:分布生产对象产品农耕区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牧区四大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畜种三河牛、牦牛6、指下图说出:(1)三大林区:Ⅰ、Ⅱ、Ⅲ(2)我国渔业的分布:海洋渔业区:A、B、C、D盐水渔业区:Ⅳ7、分析农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引导学生读图,教师点拨获知:过渡提问使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联系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自主分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其意识到所学的地理知识是实用的,是能够解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提高其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
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自由选取图中A、B、C、D、E五个点中的任意两点进行对比,分析种植业所需要的自然条件。点拨:种植业主要集中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是季风区。AD两点对比:分析得出:种植业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地形条件;BC两点相对比:分析得出:种植业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热量;AB或AE两点相对比:结合前面章节学习的有关知识,能够分析出:热量对种植业发展的影响;部分程度较好的同学还能够将E点和D点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土壤的肥力对种植业发展的影响。(1)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业;以西:。(2)秦岭淮河一线:气温降水作物熟制以北以南(3)山地与平原:大兴安岭:海拔,业;东北平原:,。(4)沿海与内陆: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业、业;新疆:降水,业、畜牧业。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和填表,掌握主要作物和各类农业的分布体会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其主动性。测试、评价课堂检测评价:(课件展示)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旅游业2、下列地区主要种植青稞的是()A.松嫩平原B.青藏高原C.成都平原D.渭河平原3、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种植业主要分布在()A.寒冷的高原地区B.湿润的低山丘陵山区C.温带草原地区D.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4、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的是()A.成都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5、秦岭-学生完成测试评价,检验本节课学习效果,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再进行重点把握。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该选择B2、青稞是麦子的一种,具有耐寒的特点,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原地区。选择B3、种植业需要有充足的热量、水分和光照,还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应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选择D4、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少,属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选择C5、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选择A通过课后测试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6
淮河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玉米C.高粱D.小麦6、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农作物分布差异明显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A.土地B.水源C.地形D.气候7、下图是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6、气候因素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选择D7、选择A解题技巧:首先观察小麦的播种面积,发现乙、丙两地水稻的种植面积较大,应位于南方地区,河北、新疆不合题意,排除C、D选项;进而观察到丁地的小麦播种面积是最大的,而选项B中丁为新疆,新疆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少,不可能有大面积的小麦种植,排除B项。板书设计:(黑板适时板书展示)农业:东西农业的地区分布原因分析南北垂直差异山区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耕地类型教学反思6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和影响因素。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导入,通过设计地图、读图分析、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等环节,注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生活实际,在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问题能力、列表总结知识结构能力的同时,适时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不足的地方,一是教学内容较多,时间把握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活动不充分,影响了整体效果;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做得不够,以后应注意小组中优、中、差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