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3.了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4.了解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2.通过探究、讨论等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发酵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更好的利用它们,使它们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1.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人类在疾病治疗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用。难点:1.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2.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及原理。课前准备-4-
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一)发酵现象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完成的“发酵现象”演示实验,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实验是否成功,效果如何。教师点评:对实验效果比较明显的小组提出表扬,不成功的小组寻找原因。播放课前教师准备的失败的实验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找出不足。各小组拿出课前完成的“发酵现象”演示实验,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学生的实验跟教师的错误实验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实验过程中的不足:1.用开水代替温开水——烫死了酵母菌;2.只加了水和酵母,没有加糖——缺少有机物;3.直接放在室外进行发酵——温度太低。师生共同总结: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2.发酵现象的本质: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特殊的物质。(二)制作米酒引导学生自学教材85页内容,总结制作米酒的一般步骤。提示:按照以前学过的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1.配制培养基——浸泡、淘洗糯米;2.高温灭菌——蒸熟糯米;3.接种——将菌种跟冷却后的糯米均匀混合;4.恒温培养——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4-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课后完成,下节课上课前展示制作成果。(三)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发酵菌引导学生自学教材84~85页内容,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食品及发酵菌的名称。学生发现后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重点:酵母菌、乳酸菌、霉菌、醋酸菌等。观看视频,找出错误。同老师共同总结气球胀大的原因和发酵现象的本质。自学教材,总结制作米酒的步骤。自学教材,举例说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参悟能力。总结步骤后,学生对制作米酒的过程更加明确,为课后的制作打下基础。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食品都是发酵食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通过课件展示一些食物腐败变质的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些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啊?教师总结:食品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内大量生长和繁殖导致的。接着提问:那同学们想一想,要想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应该怎么办?教师总结: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出示课前准备的盒装牛奶、火腿肠、腌肉、果脯等易保存的食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些食品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出示课前准备的抗生素药盒,组织学生阅读说明书,找出抗生素的生产原理。教师总结: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一种特殊物质。通过课件展示胰岛素生产车间的图片,揭示人工胰岛素的生产原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大肠杆菌的基因,再对其进行培养,生产人工胰岛素。-4-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思考讨论。根据实物,讨论其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阅读说明书,寻找抗生素的生产原理。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更直观形象。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利用实物,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组织学生自学教材87页最后一段内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是什么?2.甲烷气体的作用和优点有哪些?自学教材,讨论完成题目。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板书设计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