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把握消息写作的“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2.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3.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4.培养关注时事新闻和读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把握消息写作的“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2.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教学过程展示:第一课时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了解新闻吗?对,新闻是我们了解天下大事的一个窗口。它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狭义新闻,即消息。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消息《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2.写作背景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3.文体知识⑴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正标题、副标题、引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①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主标题、副标题、引标题。主标题:概括和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标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③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④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⑤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⑵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⑶新闻的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⑷新闻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简洁性、感情色彩鲜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朗读课文,注意找出这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概括各部分内容。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明确】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篇末,具体记叙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战况。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2.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明确】时间:二十一日;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敌我双方;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三)合作探究,研读品味1.析内容,知特点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讨论展示】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中”,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讨论展示】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又有一个铿锵有力的结尾,叫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结构。2.品语言,悟感情⑴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讨论展示】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根据要求赏析句子。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②“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讨论展示】①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②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从词语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入手。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⑶在理解内容的前提下,自由朗读课文,揣摩本文的感情基调。【讨论展示】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四)深入理解,引发共鸣这则短小精悍的消息集中表现了什么?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高度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自豪感。(五)链接生活,拓展延伸中国人民是伟大的民族!近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牵动人心。“疫情无情人有情”,各地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奔赴抗疫战场,社会各行各业也在发挥自己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了引导避疫宅家的学生关注疫情、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重庆媒体面向全市中小学生联合策划了一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现邀你参加下面三项活动。【请你概括】重报集团特别报道组武汉电(记者杨骏)3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下称重庆医疗队)武汉指挥部了解到,日前,国新办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对重庆医疗队的轮休方案表示肯定。重庆医疗队武汉指挥部介绍,国新办肯定的重庆医疗队轮休方案,是由重庆第三批医疗队副领队赖晓东牵头起草编制,主要依据国家以及重庆相关文件方案,再结合武汉当地医院和队伍实际情况而编制。该休整方案已于2月25日在重庆第二批、第三批医疗队使用。据介绍,重庆医疗队的轮休方案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分类分阶段进行轮休,医生与护士采取不同的轮休方式与轮休时间;二是确保医护人员有“整休”的时间。采取新轮休方案后,重庆第三批医疗队可拉长排班频次,实现休整期间平均每周医生工作25-30个小时,护士工作20-24小时,且确保每两周有4天整休。(1)给上面新闻拟一个标题,16字以内。_________【请你拟写】(2)当前重庆疫情防控工作还处于关键期,为了让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重庆电视台广告部正在征集防疫宣传口号,请你拟写一则投稿。________【请你留言】
(3)当下“最美逆行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他们为“抗疫”而战,为国人而战,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值得尊敬的人。重庆自媒体开展了“我赞逆行者”微博留言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在微博留言,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要求:抓住职业特征,采用一种修辞手法)示例:破晓,一个个如繁星般的身影微躬着,我们便有了洁净的路面和那令人心安的消毒液味道。他们没有特殊的装备,他们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他们,拉起了每一座城市的安全线。向正在“抗疫”前线的清洁工人们致敬!____【明确】⑴答案示例: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轮休方案获肯定(或“国新办对重庆医疗队轮休方案表肯定”“国新办肯定重庆援鄂医疗队轮休方案”)⑵答案示例一:新冠肺炎不可怕,可防可控莫惊慌;答案示例二:此时不聚,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答案示例三:众志成城控制疫情,自觉自律护佑生命。⑶答案示例:当疫情爆发时,有这么一群人,放弃休假,勇敢逆行。他们日夜工作,主动摸排走访,不漏一户一人巡查大街小巷,用实际行动保证了社区安全,成为战疫防线上一块最坚实的砖。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社区工作者,是我们家园温暖的守护者,向他们致敬!(六)课堂小结本文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可谓短小精粹,气韵生动,令人叹服!(七)课堂板书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新闻(消息)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篇末,具体记叙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战况。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感情:高度赞扬胜利的自豪感三、布置作业1.浏览近期的报刊杂志上的消息,足不出户闻天下。2.尝试针对社区防疫感人故事,写一篇消息。四、推荐阅读篇目毛泽东诗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第二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我们不仅能了解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还能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感受其磅礴的气势。二、走进课文(一)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五部分,完成下列表格。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二十二日夜……可以渡完。背景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⑸;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结语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按六要素分析法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明确】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①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④事情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⑤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三)研读品味,合作探究1.析内容,学方法⑴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详写东路军的战况?这样安排有何好处?【明确】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详写东路激战,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文势也因之涌起高潮。这样安排,有详有略,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写作时,文章的详略通常依据文题、文体、结构、内容等来决定。详写的部分完整,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略写的部分简练,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能够使行文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加清晰、深刻的印象。⑵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明确】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属“背景”部分。这样写,既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又突出了文章中心。2.品语言,悟感情⑴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清楚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试结合下列语句加以分析。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②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讨论展示】①“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渡至”一词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至发电时止”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余部”这一军事术语用得准确得体。②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地写出了我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⑵默读文章,找出本文中带有作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讨论展示】①“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②“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洋溢着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③如“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书面语和口头语相互穿插,各有妙处,相得益彰。3.情感朗读,评价提升结合背景,体会作为这次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毛主席的情感。加入让你来当播音员报道该消息,请揣摩要用怎样的感情基调与语气来读?【讨论展示】先自由练读,再分组读,然后小组代表展示读,全班评价、教师引导点拨。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④文中有很多个“我”,“我”代表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作为主要领导者,我们应读出伟人的慷慨激昂!(四)深入理解,引发共鸣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明确】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嘲笑了敌军的溃不成军、毫无斗志,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五)链接生活,拓展延伸江海中学拟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91周年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加。(1)学校掀起一股“红色微信风”,请你以“和平”为关键词进行微信留言。
(2)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0周年主题展览”开展20天来,已迎来超过57万名观众。本次展览内容厚重、形式丰富,全面反映了91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建立的丰功伟绩。展出的1300多件文物中有513件(套)是首次与观众见面,18件我军现役主战装备实装和60余件武器装备模型集中展现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⑶假如你是一名小记者,让你采访一位老红军,你会提哪两个问题?【明确】⑴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写微信留言。实际上就是要求你对“和平”一词谈出你的看法。语言要简洁明快,凝练流畅。如:和平不仅是一个人的事,也是一个国家的事。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的发展。⑵庆祝建军91周年主题展览观众逾50万⑶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能提出问题即可。答题时,要明确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做到称呼恰当,语气委婉,语言得体.三、课堂小结这一篇消息,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总结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威武气势,他们为人民而战,为正义而战,他们是后代子孙心目中永远的丰碑。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人民解放军致敬!四、课堂板书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数多导语渡江概况战线长攻势猛战况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路军首战告捷主体西路军所向无敌东路军战绩辉煌五、布置作业自主阅读报纸,浏览有关全民抗疫情消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内容。六、推荐阅读篇目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七、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先从文体知识入手,引领学生认识新闻,把握新闻的特点,再以文本为载体学习如何看新闻,尝试写新闻。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资料帮助理解内容,把品味语言特点作为理解作者情感的切入点。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个性化阅读。师生间通过对话、交流与合作,探究新知,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美好。3.以读带情。在理解文本内容,品味分析语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情感朗读,加深理解,提升能力。4.由于本课文体特点,个别学生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表现比较被动。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