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ID:1256161

大小:750.1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而生本主义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措施为线索,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以及对比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等课堂活动,认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理解大一统的内涵,突破重难点。结合现实理解“国家统一”的来之不易与“维护统一”的使命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目:“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这三目内容共同构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政治方面的措施表现为“推恩令”的实施,思想方面的措施表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盐铁专卖等则是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经济措施。“推恩令”的实施,巧妙地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在社会经济方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推行均输、平准等措施,在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也从此成为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三、学情分析通过前期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能 够对一些简单的历史问题、历史材料进行理解分析。同时,这种能力也需进一步巩固提升。针对本课而言,学生可能对汉武帝这个人物有一定了解,然而由于他们认知积累的特点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往往是零碎的片段。再者,他们的心智发育和认知水平还不是非常成熟,对事物更多的是依赖整体认知和感性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待加强。四、教学目标1、通过示意图的展示,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推恩令”的内涵和作用;2、对比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和作用,培养学生客观、正确的历史判断能力,构建知识体系,突破教学难点;3、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快速梳理汉武帝的军事行动,进一步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4、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的经济问题,建立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规律;5、通过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对比,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在历史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构建知识体系;6、通过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结合现实理解“国家统一”的来之不易与“维护统一”的使命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五、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六、教学设计思路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几十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西汉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逐渐膨胀,威胁中央政府(政权)。曾经被推崇的黄老之术也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秦末汉初,匈奴族在冒顿单于领导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汉武帝即位后,实施了多项措施,如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统一铸币(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北击匈奴,巩固边疆稳定等。 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本节课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为主线设计四个环节:“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创设历史情景,以及对比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历史的思维的生成、情感培育和深度学习的达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行为:播放《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片段。2.教师讲述: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将完成祖先的梦想,也将颠覆他们的传统。他将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他是谁?他就是汉武帝。汉武帝时期面临着哪些问题?他为什么要颠覆祖先的传统?他将如何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他所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历史情景,切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二)讲授新课第一环节:“推恩令”的实施1.教师设问: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地方有怎样的弊病?2.教师行为:呈现“推恩令”内容3.教师行为:展示“推恩示”意图,理解“推恩令”的内涵。 4.教师设问:“推恩令”实施后起到了什么作用?“推恩令”妙在哪里?5.教师讲述: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实施“推恩令”使诸侯王封地越来越小,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控制。以此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那思想上的大一统又如何巩固呢?设计意图:通过示意图的展示,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推恩令”的内涵和作用。第二环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教师设问:阅读材料思考汉武帝在思想上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材料:汉初百家之学,除名、墨未见代表思想的人物以外,各家还有相对的势力,尤其是道、法、阴阳、纵横家言,尚相对的显于汉廷与郡国之间。——《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2.教师讲述:针对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对统治不利的难题,汉武帝决定接受董仲舒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3.教师行为:呈现材料,介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基本内涵。 2.教师设问:如何“独尊”?如何“倡儒”?3.教师讲述: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4.教师设问:请根据以下两幅图片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对比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和作用,培养学生客观、正确的历史判断能力,构建知识体系,突破教学难点。第三环节:盐铁专卖1.教师提问:请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59页第一段内容思考,西汉初年,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材料:富商大贾(gǔ)或贮财(蓄积财物)役贫(役使贫民)……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准书》2.教师提问汉武帝还面临着经济问题。结合教材思考汉武帝是如何应对经济问题的?其结果如何?2.教师行动:展示表格,让学生理解、解决。 3.教师讲述: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的经济问题,建立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规律。在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提供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效率。第四环节:北击匈奴1.教师提问:结合材料,思考边疆存在怎样的困境?材料: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本》2.教师讲述:匈奴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了,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2.教师行为:展示时间轴和地图3.教师设问:结合下列地图,在时间轴上列举汉武帝解决边疆之危的措施?并说说其结果如何?4.教师过渡: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快速梳理汉武帝的军事行动,进一步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三)教学小结 1.教师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汉武帝从军事、政治、思想、经济四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下面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完成表格内容。2.教师行动:展示表格3.教师讲述: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的统一领导下,西汉王朝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设计意图:创设疑问,启发学生思考、串联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进而再次强化大一统的内涵,突出教学重点,回归导入,前后呼应。4.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设计意图:通过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对比,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在历史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构建知识体系。5.小结、升华: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也是从这时起,统一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正如文学大师余秋雨所说的:“我是汉族,我讲汉话,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此后,虽然中国也出现过分裂动荡,但“统一”的观念逐渐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 恒的任务。设计意图: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感受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到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任务,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八、板书设计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推恩令”的实施(一)实施“推恩令”(二)建立“刺史制度”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盐铁专卖四、北击匈奴九、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以汉武帝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主线,使得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巩固了大一统王朝,让同学们了解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的过程中做出的具体贡献;最后,对汉武帝的贡献进行总结归纳,带领同学们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到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这一教学设计以汉武帝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为线索,将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较好地落实了课标要求。新课讲授过程中,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以及对比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等课堂活动,让同学们有效地掌握本课的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同时对本课的难点问题也进行了突破。在解决重难点问题的过程中,将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融入其中,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素养。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新课讲述后配以基础练习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十、教学答疑设计1.教师行为:展示第一题内容2.教师答疑:本题要求我们找出“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开始进 入鼎盛时期”具体指的是哪个时期。A.汉高祖时期经济衰退,没有达到鼎盛时期,不符合题意BC.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但是没有达到鼎盛局面,不符合题意。D.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3.教师行为:展示第二题内容4.教师答疑:本题以董仲舒的观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答案选C。5.教师行为:展示教材59页材料研读内容6.教师答疑: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西汉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反映了西汉初期的社会景象。【点击】意思是以贫求富,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刺绣文彩不如倚门做买卖。所以导致当时出现许多农民纷纷弃农经商的社会现象。【点击】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的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粮食生产。如果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就会导致粮食缺乏,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鼓励人们从事农业,但是长期过度强调重农抑商,也会抑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7.教师行为:展示教材61页问题思考8.教师答疑: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我们在答题时,首先简单概括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的措施,及说明这些措施与西汉王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后,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统一思想;经济上,统一铸币、盐铁专卖、平抑物价,控制财权;军事上,北击匈奴,巩固边疆稳定。这些措施的推进,有力地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简单概括大一统措施并说明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后,再来分析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设计意图:创设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