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本课教学的根本宗旨,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历史学科五大学科素养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养教学。历史学科汇聚了不同学科知识,可以运用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历史教学服务。在落实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情境教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内容,上承三国鼎立,下启江南开发、民族融合,是本单元中的过渡性篇章,充分体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两大单元主题。本课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西晋短暂统一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与西晋衰落同时发生的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事实以及西晋灭亡后十六国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包括西晋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十六国更替以及前秦的变革。内容主线是西晋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两者的
内部逻辑关系不强,存在两个中心并立的情况,内容多,背景复杂,历史概念比较专业,线索较散,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要挖掘西晋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的内在联系,结合相关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史料分析的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阅读文言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过语言关,适当渗透阅读史料的方法,然后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自控力较差,容易开小差。教师应利用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图片,史料等,通过层层设计,制造浓厚的历史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四、教学目标(一)了解三国鼎立的形势图、八王之乱形势图以及少数民族内迁分布图,学生学习读图、从地图中寻找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二)研读多则史料,重点理解西晋统一的短暂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学生从中培养寻找有效文字信息的能力,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素养。(三)阅读课文内容,知道西晋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的相关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四)结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中外史学家对少数民族内迁的观
点,创设情境,通过神入历史,学生培养唯物史观意识,并运用已知材料合理构建对历史观点的解释。(五)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相互学习、互相融合的材料,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渊源,萌发民族平等、和谐共处的民族观念。五、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民族的内迁教学难点: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六、教学设计思路本文主要有两个中心,西晋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两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图片和史料,训练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寻找少数民族内迁时期的环境因素变迁,探究其内迁的客观原因,培养唯物史观;通过探究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相互融合,展现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图景,既培养家国情怀,也体现国家的民族政策;通过梳理魏晋十六国的发展脉络,培养时空观念。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学。此外,尽可能用史料呈现历史轮廓,让学生神入历史,达到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课标: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展示学习子目:一、西晋的建立;二、八王之乱;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回顾上文,自然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三国鼎立》,一起回顾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表格内容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定都位置)。然后,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和三国实力对比表,提问:哪个政权版图最大?三国中哪一政权最有条件完成统一?引出西晋,提问:西晋是如何建立的?引出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教学。(二)新课教授1.西晋的建立。让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梳理出西晋建立和统一全国的基本过程。回答: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探究西晋统一的社会影响。展示材料:晋武帝……力革曹魏弊政……劝务农功……对军队进行整编和复员……解除了屯田制下的强迫劳动,鼓励人民去占田开荒。——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是时(西晋初年)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都)安其业而乐其事。”——《晋书﹒食货志》回答:西晋的统一,在经济上,恢复农业,积极生产;社会上,社会稳定,安居乐业;政治上,结束分裂,政治清明;军事上:士兵复员,减轻负担。
2.八王之乱。西晋的衰亡,并探究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提问:西晋统一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那么,西晋的统一是不是就一直维持下去了呢?展示时间轴:从司马炎称帝到西晋灭亡,仅仅过去了50年。如果从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开始算,西晋更是只有36年。艰难统一的西晋王朝,为何如何短暂?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去探究这个问题:西晋当时出现什么社会风气?统治阶级内部存在什么矛盾?统治阶级外部出现什么危机?(1)西晋的社会风气展示材料(漫画):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回答:权贵斗富,奢侈享乐。展示材料:“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钱神论》提问:这则材料又说明了什么?回答:社会上唯钱是图。
展示材料: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晋书·惠帝纪》提问:这又说明了什么?回答:统治者昏庸无能。(2)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展示“八王之乱图”展示材料: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资治通鉴》提问:阅读课文和地图,思考:1.八王从何而来?类似情境历史上可曾有过?结果如何?回答:八王由于晋武帝认为曹魏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同姓诸王,因此大封诸侯王。类似的分封制曾在周朝、西汉出现;结果都出现了诸侯割据,威胁中央集权的局面。提问:2.八王之乱主要在哪里发生?历时多久?它带来了什么影响?回答: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持续了16年;导致西晋衰落,民不聊生,并引发了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教师小结:让学生明白分封制导致国家内乱,老百姓颠沛流离,
纷纷南迁,导致北方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减少。(3)统治阶级外部的危机展示材料:西羌“布在郡县,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后汉书·西羌传》匈奴右贤王刘宣愤恨地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二十四史全译•晋书》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回答:奴役内迁民族,激起强烈反抗,最终,316年西晋为匈奴所灭。教师小结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1、社会风气扭曲:奢侈腐败,晋惠帝昏庸无能;2、统治集团内部:八王之乱,制度缺陷;3、统治阶级外部:奴役内迁少数民族,后者起兵反晋。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展示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提问:上述民歌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什么特点?回答:北方少数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教师提示:少数民族主要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五胡。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提问: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标出少数民族迁徙的路线方向。并结合教材梳理少数民族内迁的基本过程。展示:东汉至西晋时期各族的内迁及分布图。回答:北方少数民族是在东汉到魏晋时期不断内迁的,其中,西北的羌族和氐族(就是图中的绿色和紫色箭头)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就是图中的粉红色的箭头),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剩下橙色的箭头表示鲜卑族。他们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结果导致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问题探究:为何北方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会不断内迁?展示中国近五千年的气温变迁图
提问:请注意图上红色标记的地方,出现什么情况?结合刚才的《敕勒歌》,你觉得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回答:东汉到西晋,中国气温急剧下降,这导致北方草原面积的萎缩,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只能内迁至气候相对温暖的中原流域。(设计意图:人类活动时刻受到气候、地理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历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记载,因此历史发展当然会受到客观时代条件的制约。离开客观时空条件谈历史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叫唯物史观。此外,我们应该历史的考虑问题。)提问:除此之外,少数民族的内迁还有其他原因吗?展示材料:东汉以来,特别是汉末三国以来,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等,经常招引和强制原居住于西北、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入居内地。。”----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回答:少数民族内迁还是因为汉族统治者的招引或强制迁徙造成的。展示材料: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一书中,专门针对东汉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作过专门的论述:“这些游牧民
族离开了草原……必须服从两种外力:一个是推力,一个是拉力。他有时被推出了草原,因为干旱的过程加剧了……无法再在他的原有地点生活下去;而此外,他偶尔也被拉出了草原,因为某些在邻近地区的定居社会里出现了真空,因此产生了吸力。”提问: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回答:汤恩比的意思是:少数民族内迁,既受到推力,即气温下降,草原面积缩小的客观条件影响;也受到了拉力,即汉族政权的招引和强制;中原人口南迁,土地肥沃,人口稀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用前面掌握的史料来解释汤恩比的观点的。这体现了历史学习讲究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特点。要有意识运用所掌握的史料来作证。)提问:假如,你是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你现在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中原地区,你会怎么办?展示:十六国形势图。回答:在国家层面,少数民族会争取建立自己的政权。前面提到,西晋社会的各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在316年,内迁的匈奴灭掉西晋。北方分裂成15个主要的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提问: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氏为何如此厉害?请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回答: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不定期大力兴办学校,提
倡儒学,前秦逐渐强大起来。提问:假如,你是内迁的少数民族百姓,你现在来到了陌生的中原地区,你会怎么办?展示材料:课文课后活动:据西晋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回答:少数民族在积极融入中原汉文化。展示材料:课文相关史事: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展示图片:P96少数民族坐具图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回答:汉胡两者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提问: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回答: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多民族互相融合产物,各民族应平等相
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设计意图:我们中华民族是汉朝以来多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逐渐形成的,这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含了56个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复兴,一个都不能少!)本课小结【总结】八、课后活动画出东汉末年至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图。九、答疑环节问题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很混乱,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理清它们的顺序呢?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图示法。图示法就是用箭头把朝代之间的
先后顺序标出来。比如,从东汉到三国再到西晋,十六国后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先是北魏统一北方,后来分为东西魏,再后来又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最后由北周统一了北方。你看,用了图示法以后,朝代更替是不是就比较清晰啦?我们今天梳理了北朝方面的情况,南朝方面呢,它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问题二:中国历史上是分裂的时候多还是统一的时候多?回答: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候多。中国历史以统一为基本趋势,但也大的分裂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但就是在分裂中也暗藏了统一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华文化的趋同性有关。比如,就算是分裂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们都会有统一全国的志向。正是这种趋同的文化属性使得中华文明经久不衰。问题三:匈奴族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它是什么样的民族?它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今天还有匈奴族吗?回答:匈奴族,是古代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约公元前3世纪兴起于内蒙古阴山山麓。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匈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河套地区就是黄河几字形的顶端部分。秦始皇把匈奴往北赶,并修筑长城防御他们。汉武帝时期西汉三击匈奴,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汉和帝时期汉军打败北匈奴,迫使其远走中亚。而南匈奴则依附东汉,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西晋后期,匈奴人刘渊乘西晋八王之乱后社会混乱,起兵建立汉国。十六国时期,南匈奴还先后建立起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后来,一小支匈奴人进入辽东半岛,融入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后来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权。之后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匈奴也在这期间融入各民族之中。南北朝时代成为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场演出。十、板书设计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1.西晋建立和统一全国2.西晋统一的影响二、八王之乱1.西晋的社会风气2.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统治阶级外部的危机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内迁的基本情况2.探究内迁的原因3.内迁的影响和启示十一、教学反思本课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为主线,突出短暂统一后
的分裂状态下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交融,强调学生对西晋衰亡和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的理解,强化对史料实证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从而增强对国家的民族政策的认可。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对这个刚刚出现的新学科有较大的兴趣,但他们的史料分析的能力非常薄弱,这与他们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能力弱有关。因此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运用史料,尤其是文言文史料教学时,要先耐心协助学生理解文意,然后再进行问题探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有学生对气候变冷的环境因素影响少数民族迁移比较感兴趣,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影响民族迁移的客观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查阅更多的课外资料,拓宽史学视野,训练研究能力,深化唯物史观。学生对本课学习生成较多的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认识感觉比较新颖和杂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梳理和持续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