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族⼤融合⼀、教学理念引导学⽣由对知识的知晓变为对知识的理解,对史实的简单记忆转变为对历史的思考。⼆、教科书分析本课包括三个⼦⽬:“淝⽔之战”“北魏孝⽂帝改⾰”“北⽅地区的⺠族交融”。前两个⼦⽬重点介绍了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局部统⼀的北⽅少数⺠族政权的统治措施。第三⼦⽬介绍了整个北⽅⾃魏晋以来的⺠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表现及意义。北⽅⾃魏晋以来,随着少数⺠族的内迁,通过战争、和平交往等⽅式,⺠族隔阂趋于消解,⺠族关系趋于缓和,出现了各⺠族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族的发展,也为隋唐多⺠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学情分析通过前期历史课的学习学⽣已经具有⼀定的历史思维能⼒,能够对⼀些简单的历史问题进⾏理解分析,但同时也缺乏解读史料的能⼒,难以记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理解⺠族交融这⼀概念。四、教学⽬标通过地图,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通过对教材的归纳整理和史料的阅读,了解淝⽔之战。通过地图、⽂物图⽚和史料,知道孝⽂帝改⾰的措施和理解孝⽂
帝改⾰的影响,认识改⾰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通过观察史料图⽚,整理⺠族交融的表现,理解⺠族交融对中华⺠族发展的意义。五、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北魏孝⽂帝改⾰;北⽅地区的⺠族交融。难点:北⽅地区的⺠族交融六、教学设计思路中国⺠族众多,地⼤物博,是统⼀的多⺠族的国家。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北⽅⺠族的融合,对中华⺠族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吗?可有借鉴之处?带着这样的思索,本课设计围绕主线“战争——改⾰——融合”⽽展开讲述。通过本课学习,学⽣了解到各⺠族共同努⼒,铸就中华⺠族⽂化,培养⺠族⾃信。七、教学过程(⼀)导⼊新课出示《⻄晋少数⺠族内迁形势图》回顾魏晋时期北⽅游牧⺠族不断内迁。观察《⼗六国形势》地图,提问:你能否⽤⼀个字来概括北⽅政局的特点?过渡语:北⽅政权分⽴,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休。在朝代更迭频繁的⼗六国时期,氐族建⽴的前秦政权统⼀⻩河流域,通过改⾰,前秦国⼒增强,企图灭亡南⽅的东晋,统⼀中国。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魏晋时期的政权更迭,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通过历史形势图的展示,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淝⽔之战的⽬的。
(⼆)淝⽔之战1.阅读教材第⼀⼦⽬内容,找出淝⽔之战的相关信息。淝⽔之战的基本概况(时间、交战双⽅、结果、影响)。设计意图:通过⾃主学习,培养学⽣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对淝⽔之战进⾏⼤致了解。2.阅读史料,思考:改⾰后的前秦为什么没能实现统⼀?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培养学⽣解读史料的能⼒。过渡语:淝⽔之战使北⽅再度陷⼊分裂,是哪个政权结束了这种割据混乱的局⾯呢?(三)北魏孝⽂帝改⾰1.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统⼀后的北魏遇到了哪些问题?为了巩固统治,北魏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法呢?2.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孝⽂帝改⾰的措施。出示地图和材料,分析孝⽂帝迁都的原因。⽤精简的语⾔归纳孝⽂帝推⾏的汉化措施。出示图⽚、史料等资料,学⽣了解孝⽂帝如何推⾏汉化措施。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研读,让学⽣学会论从史出,培养史料实证的能⼒。过渡语:通过孝⽂帝改⾰,整个北魏发⽣变化了吗?3.出示材料,学⽣分析改⾰后“变”在何处?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中的对⽐分析,得出孝⽂帝改⾰的意义。
过渡语:东汉时期,光武帝为缓解⺠族⽭盾,实⾏允许少数⺠族内迁的政策,到魏晋时期以来,胡汉交错杂居,⺠族交融势不可挡。北魏孝⽂帝改⾰,更是促进⺠族⼤交融,中华⽂化得以丰富和发展。(四)北⽅地区的⺠族融合1.问题思考:当时北⽅少数⺠族与中原地区的汉⼈在哪些⽅⾯相互影响?2.通过观察资料图⽚和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族交融的表现。3.问题思考:北⽅地区的⺠族⼤交融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设计意图:让学⽣学会从历史图⽚中提取信息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加深对“⺠族交融”概念的认识。(五)课堂⼩结诗句进⾏总结:淝⽔之战陷分裂,鲜卑拓跋统北⽅。孝⽂改⾰巩政权,迁都洛阳后汉化。改说汉语⽤汉姓,改穿汉服通汉婚。⺠族交融促发展,奠基隋唐促繁荣。⼋、教学评价问题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族⼤交融的⾼潮?课后拓展:阅读与孝⽂帝相关史料或书籍,试述“我所了解的孝⽂帝”。九、板书设计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族⼤融合淝⽔之战迁都洛阳前秦衰败孝⽂帝改⾰促进⺠族交融北魏统⼀汉化措施⼗、教学反思七年级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待历史事件缺乏历史辩证思维能⼒,在独⽴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还有待提⾼。因⽽备课注重史料教学,在课前做了⼤量准备,使⽤较多课本外的史料,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学⽣在理解上有也⼀定难度。史料的运⽤不是单单将史料摆出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的历史思维,使史料发挥出实证的作⽤,让学⽣能够通过分析史料解决问题,在这⽅⾯还应改进。另外孝⽂帝改⾰的意义部分可以适当联系现实,引发学⽣思考:孝⽂帝改⾰对我们今天社会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或如何对待不同⽂化?本节课在第四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应注意将历史知识整体化,前后联系构建⼤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