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ID:1256183

大小:669.7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级年上册《中国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与目标(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二)教学目标1.从袁世凯独裁专制、复辟帝制的过程和最后的失败认识到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称帝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然被历史抛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2.观察二次革命形势图和护国战争形势图,了解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经过,提高观察地图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增强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3.从宋教仁、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一系列斗争,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反对独裁专制,坚持民主共和的不屈不挠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4.分析军阀割据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战争的残酷,树立珍爱和平的意识,同时认识到只有维护国家和平与统一,人民才会有安定和平的生活,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1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最后一课,课文主要由四个子目构成: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和军阀割据。四个子目以民主共和的艰难发展为思路,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对内逐步实现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进而复辟帝制的自取灭亡之路;另一条线索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步清醒,认识袁世凯真实目的,奋起反抗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其核心在于民主与共和的斗争。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以后,但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革命派的反袁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2.教学难点:北洋政府的概念和军阀割据的影响(三)教学资源1.史料:北洋政府的概念——陈钦《北洋大时代》;袁世凯《就任誓词》;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孙中山《讨袁檄文》;王均《清末民初北京的政治风云》。2.图片:宋教仁遇刺;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人照片。3.地图:课本51页《二次革命形势图》;2 课本52页《护国战争形势图》。4.表格:军阀割据势力范围表格;军阀割据混战影响表格。三、学情分析本课是网络视频教学,而且是面对全市所有学校的学生,因为不同学校之间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本课教学设计强化落实课本基础知识,充分利用课本所给的史料、图片、地图、知识拓展和课后练习等资料,把重点、难点、考点给学生讲清楚,理清线索。同时因为本次视频教学以电视播放形式展现,所以难以在课堂实现师生互动。由于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增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分析、判断能力。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教师创设情景,搭建递进式的思考台阶,激发学生思想火花,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结论,逐步提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一)教法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二)学法指导通过观看图片、阅读史料学会提取信息、分析材料。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核心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引导学生从两条主线进行分析: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最后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行为;二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3 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是辛亥革命的“余波”。最后提示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继续进行探索,从而引入下一单元内容。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知新,投影时间轴,提问学生回顾辛亥革命过程,由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引入北洋政府统治。(二)讲授新课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师:讲述北洋政府的概念并投影相关材料。材料一:北洋政府指1912年—1928年由北洋系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逼南京临时政府前往北京,北洋政府的统治由此开始。——摘编自陈钦《北洋大时代》材料二:4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明白“北洋政府”的概念,以及了解北洋政府分为袁世凯统治和军阀割据两个时期。2.二次革命:教师:投影袁世凯《就任誓词》,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袁世凯是否遵守誓言?材料: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完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袁世凯《就任誓词》学生:阅读课本并且找出答案,袁世凯背弃誓言破坏责任内阁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袁世凯的行动推测他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民主共和,革命党人有何行动?学生:阅读课本并且结合教师所给材料,找出袁世凯的目的是实现独裁专制统治,并且刺杀了宋教仁,而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组建了国民党,希望通过政党选举制约袁世凯的权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得出结论,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过渡)“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革命党人不得不做出抉择,1913年7月5 12日上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向北洋军队发起进攻,二次革命正式打响。教师:请同学阅读课本51页并结合《二次革命形势图》找出二次革命的时间、导火线、领导人、经过以及结果等相关内容。思考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学生:阅读课本并且找出答案。教师: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故称之为二次革命。(过渡)二次革命被轻易镇压,使袁世凯得意忘形,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大总统,为最终称帝做准备。——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基本要素的能力。3.袁世凯复辟帝制:教师:二次革命镇压之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做了哪些事件,请同学阅读课本,完成袁世凯称帝时间轴。学生:阅读课本并且找出答案。6 (设计意图)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事件,完成时间轴有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4.护国战争:教师:面对这袁世凯疯狂的复辟帝制行为,社会各界又是持什么态度呢?投影材料。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教师:请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学生: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教师:孙中山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各种反袁势力逐渐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挽救垂危的中华民国。请同学阅读课本52页并结合《护国战争形势图》找出护国战争的时间、原因、领导人、经过以及结果等相关内容。学生:阅读课本并且找出答案。7 教师: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中,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不到三个月便草草收场,我们不禁要问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这么快就破灭了?投影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最主要原因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其次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缺乏思想基础等。(设计意图)袁世凯称帝的失败,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中国封建帝制已经没有市场,认识到历史潮流不可抗拒,人民意志不能违背等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5.军阀割据:教师:(过渡)护国战争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国号,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取得了胜利,但它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3页“军阀割据”的内容,完成下表。8 教师:阅读教材结合表格材料,分析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学生: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等。教师:阅读教材第53页《材料研读》,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学生: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设计意图)通过图表与数据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军阀混战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帮助学生提高维护国家和平与统一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三)课堂小结教师:袁世凯窃取权力之后,为了加强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倒行逆施。为了维护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与北洋军阀展开不懈的斗争。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设计意图)提示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继续进行探索,从而引入下一单元内容。(四)课堂练习完成课本54页的课后活动。(五)板书设计9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小结过程中,可以理解本节课教学核心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并且找出本课两条主线: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最后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行为;二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七、教学反思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在本课教学过程,我始终把本课核心内容“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两条主线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式教学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本上史料、图片、地图、表格的基础上就基本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不足之处:因为本课是网络视频教学,而且是面对全市所有学校的学生,所以本课原始史料展现较少,因此,培养学生“论丛史出”的力度不够。而且考虑到不同学校之间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本课设计难度中等,比较多内容没有深入扩展和研究,10 深度不足。最后在课堂上,本课还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发挥的空间还是不够多,学生主动性体现不足。(广州市蓝天中学邓雅超)11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