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ID:1256195

大小:352.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与目标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在了解北伐将士事迹的基础上,体会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以及爱国精神。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位列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第一课,该单元的重要线索是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对立的变化,主要讲述了国共合作展开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等内容。1924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从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时期。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是革命高潮之一,它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国民革命运动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因而,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从单元来看,它承接了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的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工农运动的高涨为北伐战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这是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中共留下的重大教训是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而这又成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的背景,为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体到本课《北伐战争》上,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三个子目内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以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国共合作的实现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1 的建立则揭示了国民革命失败这一结果及其主要原因。本课教学资源丰富,除了有正文叙述,辅栏选材丰富,形式多样。导言部分围绕着北伐战争提出三个关键问题引入本课学习。插图是关于北伐战争中重要事件的场景及人物,包括有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周恩来、黄埔军校旧址、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叶挺的“人物扫描”及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的图片资料。为了让学生对北伐战争的推进有直观认识,辅栏中还设有北伐战争形势图,紧随设置了“问题思考”,即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课后活动”设置两道题目,分别是让学生搜集关于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的高级将领的事迹和课后阅读有关北伐战争的故事,体会北伐将士英勇斗争的精神。这两道题目既是对课标要求的吻合,也凸显了统编教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转变,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最后的“知识拓展”是关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事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史实。实际上,这些辅栏资源可以灵活处理,跳出原有“标签”来看待材料选取、问题设置,充分挖掘利用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基于上述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及学习目标设定如下。(一)教学重点国共合作的实现(二)教学难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三)学习目标1.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时局变化,知道国共第一次合作,能概括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以及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信息。2.通过解读北伐战争形势图,知道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在有关史料的分析下,理解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3.在知道北伐将士事迹的基础上,体会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以及爱国的精神品格。三、学情分析2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掌握一定的历史学科学习技能和方法,对本土的黄埔军校有浓厚的兴趣和基本认识,但学生历史思维深度不够,史料阅读分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结合初中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和认知状况,历史课堂需要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例出发,从饱满鲜活的历史人物出发,从具体生动的历史叙事出发,从有任务驱动的探究出发,进入到情境激活历史思维,进而形成对本课的认知。四、教学方法笔者深挖广州本土资源——黄埔军校的细节,以黄埔军校的产生、发展与分裂为主要教学线索,将黄埔军校的人与事在北伐战争这事件中联动起来。以“为什么此时国共两党会合作?”“国共合作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北伐战争能取得节节胜利呢?”“为什么国共合作会破裂呢?”为关键问题解决本课重难点。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带领学生感悟北伐将士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课本插图教师:这张图片是来自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它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军事将领。现在,我们一同走进黄埔军校,探究其背后的北伐故事。(一)国共合作的实现展示: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照片及《毛泽东年谱》的一则记录——说明:本图源自中国新闻图片网材料1:(1924年)3月,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接待了郭一予、陈作为等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各省的考生。——《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教师:1924年黄埔军校正式创办,这是开学典礼上的现场照片,孙3 中山作为军校的创办人对全校师生进行致辞。根据这则《毛泽东年谱》中的记录,毛泽东参与过黄埔军校的招生复试工作。我们知道,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什么此时国共两党要合作?展示:国共两党面临的问题(时间轴形式)教师: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下当时国共两党分别面临了什么问题。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迎来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共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另一方面,孙中山在经历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那么,国共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展示: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表格信息,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课本插图中共三大时间1923年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主要内容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主要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之后,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开始着手建立革命武装力量,因此才有了我们课堂开始所说的黄埔军校。展示:黄埔军校办学名片、周恩来课本插图、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致辞4 黄埔军校时间:1924年5月创办人: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办学特色:军事和政治教育相结合材料2: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1924年6月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演讲教师:26岁的周恩来到黄埔军校时,比大多数同级的领导都年轻,比学生们也大不了几岁。但他超凡的思维和工作能力,尤其是他杰出的人格魅力几乎折服了所有的师生。孙中山对军校寄托着怎样的希冀呢?孙中山的开学致辞演讲,可以看到军校的创办宗旨就是要创造革命军,拯救中国的危亡。黄埔军校的办学作风吸引了众多进步热血的青年,“到黄埔去”成为他们内心的信念。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他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随后的北伐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二)北伐胜利进军展示: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课本插图教师:1925年3月12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病逝,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逐的理想传递给了黄埔军校的师生。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7月誓师北伐,这幅便是以黄埔学生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的现场图,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为了鼓舞将士动员民众,黄埔军校还编了一首《国民革命歌》,歌词反映了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展示:《国民革命歌》(歌词节选)5 教师:“打倒列强”与“除军阀”,清晰指明了北伐的目的便是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歌词朗朗上口,简单易学,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当时中国流行的歌曲,也成为用来凝聚士气、振奋人心的有力武器。誓师大会以后,北伐军正式出征,我们来看看他们当时面临的形势。展示:北伐战争形势图与叶挺课本插图教师:北伐军面临着三个主要敌人,分别是吴佩孚、孙传芳以及张作霖,他们的兵力远远超出广州政府10万兵力,那该如何作战呢?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进军湖南、湖北,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北伐军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汀泗桥和贺胜桥连连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此时,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叶挺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因此他也成为北伐名将;其次,北伐军进军江西,歼灭了孙传芳主力。接着,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为什么北伐战争能取得节节胜利呢?请你结合本课内容和以下两则材料,分析这个问题。展示:两则材料材料3:中共作为国民党与北洋军阀两大集团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对北伐战争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产党从工农群众的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北伐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在许多方面与国民党通力合作。——李衍增《从北伐战争分期看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失败》材料4:此次北伐军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中央局报告一最近全国政治情形与党的发展》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在于国共两党得力合作,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北伐军英勇善战战,还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6 教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展示:黄埔军校清党材料,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课文插图教师:就在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时,广州黄埔军校出事了。1927年4月中旬,黄埔军校当局以“开会”或“紧急集合”为名,对军校的共产党员、革命师生实行逮捕。为什么国共合作会破裂呢?这是因为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进行逮捕,对黄埔军校也下达了“清党”的命令,恐怖氛围骤然升起。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共合作由此破裂。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可见,北伐战争目标基本完成。【结尾】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课本插图,叶剑英等军事将领表格教师:让我们再次回到黄埔军校这张照片,虽然在1927年后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致使黄埔军校分裂了,但军校革命理想传承下来了,出来的这些一大批军事将领,勇于担当,为之后的革命事业继续前行!六、学习资源与学业评价(一)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阅读曾庆榴的《黄埔军校》,该书籍是为中央电视台十二集大型历史文献片《黄埔军校》的增撰本,富有吸引力,易于学生理解,也拓展学生视野。(二)学业评价学习本课后,请你搜集北伐将士的相关事迹,并谈谈你的感想。7 七、教学反思本课主要采用广州本土资源——黄埔军校的细节,以黄埔军校的产生、发展与分裂为主要教学线索,将黄埔军校的人与事在北伐战争这事件中联动起来,贴近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关键问题的引领下,突破本课重难点。在讲述北伐战争形势之时,以示意图来讲述战争推进存在枯燥乏味之感,学生对战争过程缺乏感知,因此将采用汀泗桥战役的视频(央视纪录片)来解决这个问题,简短有效,把学生带进到北伐将士英勇斗争的氛围,也加深对将士们勇于担当之精神的领悟。八、板书设计第15课北伐战争政治上: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国共合作破裂军事上:黄埔军校1924内容:北伐战争1927原因:国民党右派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叛变革命统一全国8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