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ID:1256198

大小:24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教学理念家国情怀的培育是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家国情怀的培育要贯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引导,渗透,内化,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依据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我将通过史料研习和问题驱动等形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证据素养等,着重引导学生全面看待历史发展,在本课学习中体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渗透家国情怀。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前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下启浴血奋战的全面抗日战争。日本以九一八事变挑起了局部侵华战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而后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地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日本的步步侵略,中国共产党、爱国学生、部分国民党将领掀起了空前的反日浪,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文简练而琐碎,为厘清各部分内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二是中国社会各派力量的奋力抵抗,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不断觉醒,团结抗战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共在国难当前发挥的中 流砥柱作用。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时空观念,也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实证的方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理解,从而构建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抗日战争应该是历史常识积累中的高频词汇,学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年龄特征,初二孩子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较为欠缺,因此通过史料阅读的方法指导,创设情境,探究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对零散、片面等不系统的知识加以归纳综合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责任感。四、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及文字史料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结果,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2、了解中华民族各派别抵抗侵略的事迹以及华北危机中的一二·九运动,切身感受中华民族在严重民族危机前的英勇抵抗,激发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3、通过史料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以问题探究形式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单元导读】本课是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日本以九一八事变掀开了局部侵华的序幕,而中华民族也开始了局部抗战。既以单元的视角解读本课的重要地位,又梳理了14年抗战的历史脉络,点出本课的主线:日本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战。(二)【新课讲授】1.九一八事变问题导入:日本为什么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页内容,利用老师展示的地图及图片学会用历史语言概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探究学习】利用86页“相关史事”内容进行问题探究和史料阅读方法指导。材料: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控制了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在此驻军队。1919年,关东军司令部正式组建,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最高指挥机关。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P86“相关史事”【教师活动】(1)材料阅读指导:分层、概括(2)材料内容:日本觊觎东北已久;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其中一部分;日本急于转嫁经济危机抓紧侵华。(3)利用地图和表格简要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过程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史料进行解读探究,并进行史料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对史料的剖析方法。重点将史料进行分层,划重点、整理和归纳,并适当补充一小段史料加强对难点史料的理解。【问题导学】面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东北军和国民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文字材料引出问题思考:材料一:张学良:“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已收缴军械,存于库房。昨晚十时许,日本突以三百人扒入我营,开枪相击。我军本为武装,自无抵抗。”——摘自《本报记者谒张谈话》,《大公报》(1931年9月20日)材料二: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摘自《国民政府发表告国民书》,《申报》(1931年9月24日)【过渡】国民政府不抵抗,十几万东北军撤至山海关内。应对政策所 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教师活动】(1)以地图和材料展示东北沦陷、日本加大侵略扶植伪满洲政府对东北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2)利用87页相关史事的文字史料讲述马占山为代表的抗日义勇军打响了抗日第一枪,开始了局部抗战。东北各族民众与为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将领:组成抗日义勇军中共:派杨靖宇等人开展抗日游击战并组建东北抗日联军(3)讲述杨靖宇抗日的英勇事迹,展现中华民族顽强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浓厚爱国情怀。【小结】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的14年抗战也由此开始。中日民族矛盾取代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团结抗日救亡呼声高涨。设计意图:以多种形式的史料还原历史,利用史料循循善诱出历史结论,培养学生史证意识的核心素养;以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细节讲述来感染学生对历史的感受能力,并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教师活动】以地图展示华北危机,并分类别讲述抗日怒潮逐浪高: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导致华北危机中共:《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统一战线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奔走呼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以图表的形式总结一二·九运动的始末,并提醒学生在书本做标注。设计意图:以抗日怒潮逐浪高为主题梳理归纳中华民族各阶层面对民族危难的不同应对方式,特别是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3.西安事变【教师活动】简述西安事变的主要信息,在爱国学生和中共抗日怒潮的感召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探究学习】(1)利用课后活动的史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史料阅读指导。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过运动,竟嗾使警察强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认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小结:1.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加剧2.蒋介石仍坚持内战,“攘外必先安内”3.张、杨接受统一战线主张 (2)利用补充史料分析西安事变后各派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材料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英、美担心蒋介石被杀,亲日派掌权,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主张蒋介石向张学良、杨虎城妥协,反对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并一再声明愿意调解。苏联表示坚决支持中国抗日,希望和平解决事变。苏美英三大国都希望利用中国的力量牵制日本,维护自己的利益,都不愿中国陷于内战,都赞同和支持事变的和平解决。——刘博智《浅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历史地位》(载《学理论》,2012年第1期)思考:(1)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体现中共以大局为重的博大胸襟,在联合抗日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之作用)(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设计意图:通过史料阅读以及教师的讲解,知道西安事变的始末,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共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回应课堂导入部分,引出爱国主题,本课是升华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篇目,在课堂的最后以爱国的话题升华情感,激发爱国情怀,国耻永不忘,吾辈当自强。(四)课堂小结:利用板书设计及全课脉络进行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巩固练习1、课后探究: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历史意义?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基础知识点,检测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九、教学反思本课是升华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篇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如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通过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树立对国家、民族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知识过程中,以日本侵略以及中国抗日作为主要线索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进行梳理,并对史料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但史料过多,指导不够详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