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山地之国【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山地的特征以及自然条件等地理知识,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情况、风俗习惯,明确保护山地的重要性。[来源:学§科§网Z§X§X§K]【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地图,了解一些主要山脉,对不同山地的基本特征、自然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综合课本与课外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成小组,了解不同山地环境下人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形成了怎样的特色文化,一起探讨人类活动对山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关于保护山区自然环境的意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山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风情与人文特色,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身的视野;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的活动对山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质。【重点】瑞士人民利用自然资源来开发旅游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难点】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来源:Z.Com]【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世博会瑞士馆导入《山地之国》。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考察团成员)的形式来探究所学的内容。新课教学一、阿尔卑斯山之优展示:《世界地图》、《欧洲地形图》、《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图》,以及阿尔卑斯山区的大量雪景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阿尔卑斯山(由学生直观感受气候、地形特征)[来源:学&科&网Z&X&X&K]师:阿尔卑斯山脉是属于瑞士的吗?生:(阅读地图后得出结论)不是。师:瑞士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之国。这里到处都是积雪,可用耕地很少,请问,这里可以开发成“牧场”或“梯田”吗?生:(齐场回答)不可以。(引出学法指导,要善于学习经验,切忌照搬照抄)师:既然这里的人们不可能靠农业来维持生活,那可不可以发展重工业?生:也不可以,因为这里也没有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师:同学们,你们以为那里的人们该以什么为生呢?(讨论)考察任务一:阿尔卑斯山是如何进行全方位的开发的?(建议从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阿尔卑斯山区能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通过书本的阅读,分析归纳出该地的优势有:自然环境: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基础设施;滑雪设施、饭店、商店和医院等设施完备。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二、阿尔卑斯山之喜考察任务二: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后,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再次引导学生通过书本的阅读,分析归纳出该地在旅游业发展后带来的可喜变化有:工作机会人们就业机会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生活水平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任何一件事件总有两面性,热闹伴随而来的总有喜与忧。三、阿尔卑斯山之忧考察任务三:阿尔卑斯山在经济发展,人们致富的背后,又存在哪些问题和隐患?小组合作探究忧在为增建景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暴发山洪忧在人满为患,交通堵塞,垃圾满地,造成生态危机老师下小组指导组内、组外交流,归纳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担忧的原因:高山积雪是阿尔卑斯山区开展滑雪运动的自然条件,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冰雪覆盖量的减少,不仅破坏了这里的自然美景,而且使这里的滑雪运动无法开展。如果不能开展滑雪运动,就会使滑雪场关闭,并会影响宾馆、餐饮等很多相关产业。四、阿尔卑斯山之路师:长期下去,想象一下,将会是怎样的后果?瑞士人还可以继续以发展旅游业为生吗?生:难以继续,景点有污染,游客减少了,景区收入也少了。师:(思考)我们该怎么办?生:(讨论)略师:(归纳)我们必须要有控制地进行发展规划,既要充分地利用山区资源,又要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看眼前利益,又要注重长远利益。知识能力迁移阅读材料,分析问题:1999年12月《北京青年报》报道:海拔2303米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高峰,素有“北京的珠穆朗玛”之称,顶部的400公顷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是北京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然而,在1993-1997年间,灵山13.2%的草甸受到了破坏。过去1平方米内可出现几十种植物,草丛高达60-70厘米,而现在,1平方米只有十几种,甚至几种植物,草贴着地面长,不过10厘米高。随着到此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水质已遭污染,垃圾随处排放、丢弃。问题1:根据材料,请你分析一下灵山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生:草甸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2:假如你是旅游区领导,面对问题你该怎么做?[来源:学§科§网]生1:景区每天限量售票。生2:支持技术人员培育耐踩的人工草场。生3:轮换开放景区。生4:增建垃圾投放点。生5:严惩不文明游客。生6: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签订环保责任书。问题3:假如你是一个到灵山旅游的游客,你会怎样做?生1:讲究卫生、不乱丢,乱扔垃圾,不踢踏花草,以身作则。生2:敢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小结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向我们提供了山区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一下,两者之间有没有不同点和相同点?(归纳)
不同点:局部地形、气候、资源。相同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创造性发展路子。谈一谈:学了这一课,你有何收获或感悟?生:(归纳)·人类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使自然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发展要注意扬长避短,既要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又要保护环境。·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和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延伸《与山为邻》讲述的都是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本地自身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的案例,但是,若一个地方原先根本无任何自然资源优势,难道它就坐以待毙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浙江省金华市横店影视城为例,说明人工置景也大有可为。)课后实践探究[来源:Z.Com]浙江境内多山地丘陵,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山区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之路。请结合温州本地,实地调查,收集一个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