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l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l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变化。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3、在图上记住世界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重点:(1)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2)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沧海桑田传说东汉仙女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过去了,长得仍如十八九岁的姑娘。麻姑曾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了吧!”后来人们用“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迁极大,或者变化极快。其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现象。(一)读以上资料,思考回答: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变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的变动和海平面的,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等,也会引起的变化。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家,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就是人造陆地。2.由此可见,“沧海桑田”的变化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①自然原因形成:②人工改造形成:(二)时光倒流:请猜想下面地理事物的过去是怎样的,并写出变化过程和原因。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是。过程:由变,原因:。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过去是。过程:由变,原因:。3.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地貌,说明这里过去是。过程:由变,原因:。4.日本面积狭小,为了解决争地矛盾,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日本也成为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过程:由变,原因:。学习小结: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学习主题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知识准备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候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国的科学家,他认为地球上各大洲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2.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3.只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4.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将,太平洋将。学习小结:1、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2、两岸轮廓、谷地层以及生物的相似性证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曾经连接在一起。3、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可以解释或预测地球上一些地理现象,例如南极大陆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太平洋会越来越小等。学习主题三:板块的运动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1961年和1962年,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在此基础上,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等人首创“板块构造学说”,现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球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1.读课本第37页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回答下题:⑴读图2—6写出板块的名称。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F、板块⑵读图2—6填写下表所在板块主要大洲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①②③④图2—6图2—72.根据课本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
中的箭头表示,试着找找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的两种运动形式,并用板块运动分析下列世界著名山脉、裂谷的成因。⑴第一种是相互碰撞(运动方向相对)的板块边界,常形成,例如:①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和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②处的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和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③处的科迪勒拉山系是板块、板块和板块相互挤压形成。⑵第二种是相互张裂(运动方向相离)的板块边界,常形成,例如:④处的红海是板块和板块相反运动形成的。3.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地理事物地中海红海大西洋发展趋势原因分析4.中国、日本和英国哪个国家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什么?学习小结:1、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和板块。2、地球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比较。3、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和也都是沿板块交界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