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一、教材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从人口行为的角度而言,它是反映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它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则各不相同。聚落的发展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并深受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现代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破坏,如何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文化遗产,就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围绕人的居住地的发展变化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述。第一,教材侧重于从学生身边的居住地引入,从多角度讲述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第二,教材侧重于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入手,讲述聚落的区位、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和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点。第三,教材侧重于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使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二)、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四、教法建议1.观察、分析、判断: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描述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在此可自行补充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景观图片或视频材料辅助教学,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客观的。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认识乡村和城市,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2.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学生观察漫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教师引导学生从动态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形成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2)“长江三峡移民”案例,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或课外小组从自己学校所在的聚落入手,观察和分析周围的自然环境要素与自己所在聚落区位(位置)的关系,培养探究能力。4
.读图、分析、调查:如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由此拓展到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教师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收集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展示和交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如何保护我们当地的文化遗产”的调查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五、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六、教学案例:[新课导入]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来自城市,也有来自农村的,请你们谈谈城市和农村的景观。展示城市、乡村图片。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鼓励)辨认城市、乡村图片,描述城乡景观差异,理解聚落概念。(完成P83活动)[教师设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聚落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小结]形成因素: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结合课文,分析、判断聚落的形成因素。完成P85活动题。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加深理解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总结归纳形成因素[教师设疑]去过旅游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聚落特征,产生聚落建筑物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展示冰屋、窑洞、蒙古包展示开平碉楼、清远瑶族的吊脚楼讨论分析、归纳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的因素,根据图象分析广东民居特色的原因。通过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及世界其他民族特有的民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分析广东民居的特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新闻:2004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门瓮城外侧东部一段长17.3米的城墙突然垮塌引出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展示山西平遥古城图片培养学生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小结总结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结归纳的能力七、板书设计1.乡村与城市聚落的概念聚落(乡村、城市)2.聚落与环境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3.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八、教学反馈: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A、江苏B、四川C、广西D、云南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答案:1、B2、C3、D4、D5、C九、教学反思(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可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与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地景观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在比较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的差异时,可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地得到答案,也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各抒已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是上网,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来完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把重点放在了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上。十、“活动”参考答案P.83活动思路:1.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并描述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应指导学生自主描述照片上看得到的差异,不要求一致的答案。例如城市景观:地形平坦,高楼林立,道路密集、绿地不多,无农田、果园等。而乡村景观,建筑物分布较为稀疏和低矮,道路较少,周围是农田、山林。2.从图515可以看到,A处虽然楼房并不算密集,但是该处交通便利,附近没有农田等乡村景观,属规模较小的街区。B处建筑规模较大,楼房密集、绿地稀少、交通线密集,是城市。从图5.16可以看出,C、D两处的房屋分布稀疏,道路较少,周围都是农田和果园,因此,C、D两处都是乡村。P.85活动:1.该活动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自然环境因素。图5.18左图中,该聚落成块状分布在一片平坦广阔的平原上,因此,该图反映的是地形因素的影响。图518右图中,该聚落成带状块沿着河流分布,因此,该图反映的是河流对聚落形成的影响。聚落位置一般都选择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2.该活动以“长江三峡移民”案例,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1)
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再去具体分析应该如何对三种移民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因此三峡移民安置是一种重要问题。在库区移民结构中,非农业人口,随城镇新建、工厂搬迁仍可各就其业,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的问题,因此,在三峡移民的安置,主要是农民安置问题,安置的核心是解决他们所需耕地和居住条件。国家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本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农村移民政策。活动中分了A、B、C三个选择项目。其中A就地安排是指适度的就地后靠安置(从平原退到山地),但在坡度较大处,不宜开垦和居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B全部外迁,安置规范和经费过大。政策鼓励农村移民自愿外迁安置。同时,订定了开放性移民的方针,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所以,三峡移民安置方式是部分就地安置,部分外迁。(2)引导学生对移民人数、图5.19上A、B、C三个位置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选择最优的地理位置。首先,该地需要安置移民一万人,移民安置的数目较多,安置地必须满足他们在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安置地需要的地块较大。第二,比较三处自然环境的状况。A处,地势最低,为山间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可用地广;临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合建立较大型的聚落。另外,位于主要道路旁边,交通便利,利于发展生产,也方便生活。C处,位于山谷地区,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大,平地较少;远离河流,用水不方便,只有乡村道路与之相通,交通不够便利,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B处,位于山脊,地势最高,地形起伏大,平地不足;远离河流和交通线,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第三,因此,从选择聚落最优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A处成为首选。C处为次选。B处最好不选。P.86活动:该活动是基于图5.20的拓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各地聚落民居建筑的资料图片,分析它们的特点与各自自然环境的关系。P.87活动:该活动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丽江古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古城的文化特色。1.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分析丽江古城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充分体现古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2.丽江古城主要在民居建筑、乐器使用和乐曲演奏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特色。P.88活动:可参考“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