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综合训练一、选择题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3题。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或入湖口处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向侵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低阶地表层堆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堆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5.科考队发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洪积扇D.三角洲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是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6.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A.径流量大,来沙量多B.河流的堆积作用强C.海水侵蚀作用强D.盐度低,水位高7.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外坡受侵蚀B.高度降低
C.向外海推移D.体积增大山东省气象台于2021年12月15日20时3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烟台将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受大雾天气影响,部分高速封闭,部分汽车班次停运。据此完成第8~9题。8.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B.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9.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红、绿色灯)却很醒目,其原因是(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10.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下图示意西宁市5000米高度内垂直风速切变指数。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小B.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大C.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大D.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高C.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凸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第13~14题。13.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14.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读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完成第15~16题。15.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地下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16.图示区域沼泽土广布与水循环环节相关的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据此完成第17~18题。17.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有机质减少B.土壤酸化C.土壤沙化D.土壤盐碱化18.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施速效肥料B.及时深耕土壤C.适量掺沙改造D.采用滴灌技术土壤容重可以反映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程度,土壤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说明土壤发育良好,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渗透。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植被对不同深度土壤容重改良作用。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影响图中土壤容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多少B.根系特征C.沙丘朝向D.气温高低20.对土壤改良作用最好的是( )A.裸沙地B.狗尾草C.樟子松D.柠条下图为陆地自然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自然植被类型。据此完成第21~22题。21.图中⑨代表的自然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
A.草原B.苔原C.针叶林D.阔叶林22.图中④与⑧代表的自然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二、综合题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学校开展了以“流水地貌”为主题的研学摄影展。下图是摄影展中获奖的三幅景观照片。(1)请分别写出三幅照片所展示的流水地貌名称。(2)请从景观特征的角度,为甲地貌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3)乙、丙两幅照片被分在了同一个展区,请从成因角度给这个展区命名,并说明它们在成因上的共同点。第二章综合训练1~3.1.C 2.C 3.D 第1题,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堆积形成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堆积形成的;无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湿润、半湿润地区都可能存在冲积扇和三角洲。故选C。第2题,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化学溶蚀和流水沉淀作用形成的;而华北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第3题,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有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等。但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不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故选D。4~5.4.C 5.C 第4题,读图可知,高阶地表层堆积物以沙丘沙为主,是风力堆积物,而低阶地表层堆积物既有风力堆积的沙丘沙,又有河流堆积的粉沙—黏粒。低阶地表层堆积物来源比高阶地的复杂,所以堆积物分选性较差。故选C。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阶地位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处会大量堆积,因此其原始地貌可能是洪积扇,故选C。6~7.6.C 7.A 第6题,甲时期的拦门沙位置更偏向外海,说明河流径流作用更强,内侧粗泥沙为陆地径流侵蚀形成,外侧细泥沙为沉积形成,故拦门沙向外海移动。而乙时期,拦门沙离海岸近,且外侧为粗泥沙,说明河流径流作用小于海洋的作用,河流流量小,堆积作用弱,带来泥沙少,海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口受海水影响更明显,盐度上升。第7题,由图可知,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向陆地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8~9.8.B 9.C 第8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浓雾增加了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能见度降低,B正确;与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削弱了地面辐射关系不大,A、C错误;浓雾不能改变太阳辐射的波长,D错误。故选B。第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红、绿色光的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故选C。10.D 结合材料并读图可知,冬季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空气对流不活跃,所以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D正确。11~12.11.D 12.A 第11题,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做上升运动,气压较低。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下凹。选D。第12题,在同一平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高空大气稀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选A。13~14.13.D 14.B 第13题,通过示意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这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下渗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保持土壤水分。第14题,读图,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的颗粒物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下渗雨水的作用。15~16.15.D 16.A 第15题,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水循环各环节的特点可知,①表示蒸发,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下渗,⑤表示地下径流,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为水汽输送,D正确。第16题,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包括: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因此与水循环环节相关的有①②③④。
17~18.17.B 18.B 第17题,左图纵坐标表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右图纵坐标表示土壤pH。从图中可看出连作8年时,0~20厘米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大的变化,土壤pH下降明显,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B正确。第18题,从图中看出,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0~20厘米土层土壤pH下降明显,但20~60厘米土层土壤pH变化不大,因此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来减缓土壤退化速度,B正确。19~20.19.B 20.D 第19题,植物的根系越长,根系密度越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容重越低。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除20~30厘米深度外,其他深度都是柠条林地的土壤容重最低,表明柠条林地的土壤发育良好。因此,柠条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渗透,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最好。21~22.21.C 22.B 第21题,⑨代表的自然植被位于温带地区,且靠近寒带地区,所在区域干燥度并不是很高,最有可能是针叶林。第2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④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且干燥度大,所以④代表的自然植被是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⑧代表的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其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小,蒸发量大。23.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研学摄影展是以流水地貌为主题的,甲是位于高山区的侵蚀地貌,是峡谷(V形谷)或蛇曲地貌;乙是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的沉积地貌,是洪积扇;丙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流水沉积地貌,是河口三角洲地貌。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山峰高耸,两壁险峻陡峭;河流蜿蜒曲折,呈“S”或“Ω”形,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河床横断面呈V形,流水下切侵蚀强烈,峡谷深度通常大于宽度,凹岸较陡,凸岸较缓。第(3)题,读图可知,乙属于河流出山口的流水沉积地貌,是洪积扇地貌;丙属于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流水沉积地貌,是河口三角洲地貌,因此展区命名应为流水沉积地貌区。它们在成因上的共同点都是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河水含沙量较大,在地势变缓、流速减慢的情况下,流动搬运能力减弱,携带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而形成的地貌。答案(1)甲:峡谷(V形谷)或蛇曲;乙:洪积扇;丙:三角洲。(2)峡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地狭窄(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横断面呈V形(峡谷深度通常大于宽度)。蛇曲:河流蜿蜒曲折,呈“S”或“Ω”形;凹岸较陡,凸岸较缓。(3)流水沉积地貌区。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因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携带的物质逐渐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