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B. 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C. 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D. 使用水笔时,笔尖上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2.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 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D. 冬天,草地上出现的霜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凝华,后升华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4.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D. 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5.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熔点(℃)-38.8[来1064108315353410-259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255℃时氢是固态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D. 用钨制成灯丝不易熔化6.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100℃B.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D.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7.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8.保温瓶中装有1500克0℃的水,然后放进5克﹣1℃的冰,盖好瓶塞,则( )A. 有少量水会结冰 B. 有少量冰化成水 C. 冰、水质量比不变 D. 冰、水温度无变化
9.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1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B.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C.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D. 给墨水瓶加盖二、填空题12.为了缓解旱情,进行人工降雨工作业,用飞机大炮向空中喷撒干冰,干冰在高空中迅速_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晶,冰晶逐渐变大即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降落就形成了雨.13.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__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 侧(填写“内”或“外”).14.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15.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 ________(填“吸”或“放”)热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成小冰粒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熔化成水滴形成了雨.雨后空气清新,河边的杨柳婀娜多姿,与水中的杨柳对影成双,这里的“影”是由于光的 ________形成的.16.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如下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7.“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小明觉得‘露结为霜’的说法不正确,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
1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除了图A、B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甲、乙两组同学虽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上图________填“a”或“b”)所示。同时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烧杯中水的________不同。(填“质量或初温”)(3)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4)丙组同学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19.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__态。(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态。五、综合题20.据北京电视台12月6日《今日天气》报道:北京市区今天白天:多云转阴,早晨有雾,南风4-5级,最高气温12度,南风5-6级,相对湿度60%-95%。由于早晨有雾,请司机朋友们注意行车安全。(1)找出文中的一处物理方面的错误并改正:________。(2)上文中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请找出原文中的1个词句,并指出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________。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解:A、使用水笔时,随着墨水的流出,笔中的墨水和笔尾的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故说法合理;B、墨水是液态的,容易蒸发,笔尾的油可以有效防止墨水的蒸发,故说法合理;C、笔尖的橡皮帽是为了防止笔尖的损坏,故说法合理;D、水笔的笔尖有滚珠,笔尖和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是减小了摩擦,故说法不合理.故选D.【分析】(1)大气对浸在气体中的物体都有大气压强;(2)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3)笔尖很细,容易折断,橡皮帽对它起了保护作用;(4)两个物体之间发生滚动时,物体之间的摩擦就属于滚动摩擦.2.【答案】A【解析】【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的.符合题意.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液化是放热.不符合题意.C、雾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是放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3.【答案】C【解析】【解答】解: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将铜块化为铜水,这是熔化过程;铜水凝结为铜像,这是凝固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和凝固.故选C.【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4.【答案】A【解析】【解答】解: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正确;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固态根据熔化时,温度是否保持不变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故C错误;D、液体的沸点随气压而变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4)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5.【答案】D【解析】【解答】因为铜的熔点低于铁的熔点,所以,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由于-255℃>-259℃,所以,在-255℃时氢是液态;由于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8.8℃,-40℃时水银是固态,所以,水银温度计不能测量-40℃的温度;由于钨的熔点为3410℃,所以,用钨制成灯丝不易熔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若温度低于物体的熔点,物体将不熔化,处于固态,若温度等于熔点,物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若温度高于熔点,则物体处于液态.物体的熔点越高,越不容易熔化.6.【答案】C【解析】【解答】A、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0℃~105℃.此选项错误;B、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C、在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此选项正确;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7.【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熔化现象.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D、玻璃内壁结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选A.【分析】要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就要先确定此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即判断该物质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8.【答案】A【解析】【解答】水温为0℃,当向瓶中放入一小块﹣1℃的冰块后,冰块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但不会熔化;水温已经达到0℃、即其凝固点,再放出热量就会结冰.所以会有少量水结冰,温度仍为0℃.故选A.【分析】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放出热量.9.【答案】D【解析】【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题意;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是温度在25℃左右.符合题意;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略高于0℃,不会达到25℃.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或环境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11.【答案】C【解析】【解答】A、农业灌溉中用管道代替沟渠来输水,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同时控制了上方空气的流动,属减慢蒸发的措施,故不合题意;B、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既降低了温度,又减小了表面积,还控制了空气的流动,属减慢蒸发的措施,故不合题意;C、湿衣服展开后蒸发面积增大,向阳处温度较高,通风处空气流动快,属加快蒸发的有效措施,故符合题意;D、给墨水瓶加盖是为了控制液体表面积和上方空气的流动,属减慢蒸发的措施,故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液体的表面积,二是液体的温度,三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情况.针对这三个因素,可采取措施使蒸发的速度加快或减慢,据此来对本题中的选项做出判断.二、填空题12.【答案】升华;凝华【解析】【解答】解: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这种现象叫升华,同时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故答案为:升华;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13.【答案】凝华;内【解析】【解答】解:严冬,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的玻璃上凝华成冰晶,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内侧.故答案是:凝华;内.【分析】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14.【答案】37.5【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液柱在37~38℃之间,分度值为0.1℃,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37℃+5×0.1℃=37.5℃.故答案为:37.5.【分析】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使用方法.首先观察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最小分度值为0.1℃,由此可以读出体温计的示数.15.【答案】吸;升华; 反射
【解析】【解答】解:①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粒.②水中杨柳的“影”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杨柳的虚像.故答案为:吸:升华;反射.【分析】①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②光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都是虚像.根据题目所给的具体现象,进行分析16.【答案】热胀冷缩;37.8【解析】【解答】解:温度计中的液体受热时发生过膨胀,遇冷时会收缩,此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1℃,此温度计的示数为:37.8℃。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分析】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根据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读数。三、解答题17.【答案】答: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并不是水蒸气先液化成露,露再凝固形成霜.【解析】【分析】液化是指物体由气体变为液体,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升华.四、实验探究题18.【答案】(1)手表(或钟表或停表)(2)a;质量(3)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即用热水做实验);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即倒掉一部分水)(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在烧杯口盖上硬纸板等合理都对)(4)水的沸点是100℃;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解析】【解答】(1)实验中要用到温度计和手表两种测量工具,除了图A、B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手表.(2)观察图A和B可以看出,B中烧杯上加了盖子,这样在加热时,杯内的气压会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有可能超过100℃,因此,甲组同学选择的是B套装置;故选B.读图可以看出,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中小气泡越往上越大,如a图,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故答案为:a;质量.(3)要缩短实验时间,我们可以用热水,或适量减少水量或盖上硬纸片来减少热量的损失.(4)读图C可以看出,水沸腾的特点有:水的沸点是100℃;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等;故答案为:(1)手表(或钟表或停表)(2)a;质量(3)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即用热水做实验);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即倒掉一部分水)(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在烧杯口盖上硬纸板等合理都对)(4)①水的沸点是100℃;②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掌握情况。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9.【答案】(1)230;230(2)固液共存;液态(3)4;吸;不变(4)固液共存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锡的熔点为230°C,凝固点等熔点也为23°C;(2)在BC段,锡处于正在熔化的过程,是固液共存状态;在DE段降温的过程,处于液态;(3)锡的熔化用了7min-3min=4min;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在10-12min内处于正在凝固的过程,是固液共存的状态。故答案为:(1)230;230;(2)固液共存;液态;(3)4;吸;不变;(4)固液共存。【分析】根据熔化和凝固图像,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分别为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都属于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物体分别吸热和放热,但温度不变。五、综合题20.【答案】(1)错误:最高气温12度;改正:最高气温12摄氏度(2)“由于早晨有雾”,液化【解析】【解答】答:(1)12度是数学上角的读数的读法,温度的正确读法是:摄氏度。所有本题的错误:最高气温12度;改正:最高气温12摄氏度.(2)“由于早晨有雾,”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故答案为:(1)错误:最高气温12度;改正:最高气温12摄氏度;(2)“由于早晨有雾”,液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的正确读法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生活在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