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燃烧与燃料6.1燃烧与灭火
概念:在通常情况下,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热的氧化反应。备注:广义的燃烧也可以说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灭火的原理
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燃烧:
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物质白磷红磷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oC)40240250~330320~370700~750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1.清除/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使温度降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缺一不可只需其一灭火的原理:
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烛熄灭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或隔绝O2)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足时,蜡烛熄灭。(隔绝O2)灭火实例:灭火的原理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隔绝O2)5.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灭火实例:灭火的原理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的点燃乙炔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黑烟把燃着的乙炔气体导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瓶壁上有水雾生成促进燃烧的方法乙炔的燃烧反应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分子接触碰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
通过改变乙炔与氧气体积的大小,调节两种气体参与反应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度。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就会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充足时,就会发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促进燃烧的方法乙炔的燃烧反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4CO2+2H2O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1.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2.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危害人的健康
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爆炸的概念: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爆炸的条件:思考:火药平摊在铁板上,点燃能否发生爆炸?为什么?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产生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氧化反应、燃烧、爆炸的关系:氧化反应(放热)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75%CH45%----15%CO12.5%----74%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爆炸是如何发生的概念:可燃气体和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成为该可燃气体的爆炸范围。可燃气体的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气体的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上限。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气体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磷、酒精、汽油、液化气、氢气、面粉、棉絮……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硝酸铵、烟花爆竹、黑火药……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D练习;
2.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棉花比煤更易被点燃,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A.棉花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棉花比煤的着火点高C.棉花比煤的着火点低D.棉花比煤的密度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接触氧气少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CA
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和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没有液体残留。CO2灭火器: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水基型灭火器: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固体如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灾。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