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时 粮食安全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教材导读知识体系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目标导引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能分析原因(综合思维)2.结合材料,提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地理实践力)3.通过分析某地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人地协调观)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必备知识一、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耕地总量呈减少趋势(1)耕地加速流向用地。(2)由于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生态政策的实施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耕地损毁,我国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非农建设
2.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1)大量占用良田,而新补充的耕地质量较差,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2)耕地负荷重,长期重用轻养,耕地含量下降,耕地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土壤酸化等(3)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白色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造成和耕地污染。非农建设有机质土壤板结
3.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1)耕地集约利用:通过加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投入,辅之以先进技术和管理,达到在单位面积耕地上获得更高产出效益的一种耕地利用方式。(2)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显著增加了化肥、农药、机械等的投入,大力推广良种培育、耕种技术、灌溉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等耕地制度的改革,使耕地产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耕地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单位面积
【微思考】“加大耕地开发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提示不矛盾。加大耕地开发力度并非单指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改良耕地、增加肥力等措施。若是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反而会引起耕地退化,降低耕地的生产能力。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耕地来实现。生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还沼泽,做到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二、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维系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1.粮食安全首先要保障,即生产和储备足够多的粮食。(1)我国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在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实现了粮食从增产到。(2)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切实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基础粮食数量稳产高产保护耕地18亿亩
2.粮食安全还要保障粮食质量。粮食质量安全依赖于耕地质量安全。提高耕地质量:(1)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2)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3)维持土壤肥力。3.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4.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以我为主藏粮于地
【微思考】为实现203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18.25亿亩(注:1亩=1/15公顷)的目标,你认为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提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多,因此,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整理。
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近年来,国家实行最为严格的土地政策,耕地数量有所增加。()解析近年来,国家实行最为严格的土地政策,耕地减少速度有所减缓,受生态退耕政策、非农建设用地增加等的影响,我国耕地数量有所减少。(2)近年来,耕地污染使得耕地质量下降。()(3)粮食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4)粮食质量安全与耕地质量安全关系不大。()解析粮食质量安全依赖于耕地质量安全。×√√×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完成2~4题。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东部沿海地带D.东部季风区3.近年造成③地耕地不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非农建设占用耕地B.水土流失C.生态退耕D.沙尘暴吞没耕地4.为守住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下列措施中,当前最适宜的是()A.围垦东部沿海湿地,扩大耕地面积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扩张C.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D.加快新农村建设,生态退耕DAC
5.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A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情境探究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耕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耕地分布图
结合材料探究:(1)概括我国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2)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耕区之一,近年来土地退化现象严重,说明其主要表现。简述该地区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3)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种植水稻的面积大幅度减少,而种植蔬菜、花卉的面积在增加,请分析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2)表现: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措施: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合理排灌,提倡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提高,因此当地的农业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转为大规模生产需求量大、效益更高的蔬菜、花卉。
方法突破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耕地总量呈减少趋势
2.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3.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要点笔记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人口增加,人地矛盾,解决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
特别提示1.中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及表现原因表现自然原因耕地比重小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4%耕地空间分布不平衡集中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盆地、丘陵地区中、低产田比重大我国约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人为原因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耕地不断减少土地的高强度利用耕地退化严重不合理灌溉和施用农药耕地污染严重
2.土地退化在我国的地区差异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不同。如西北内陆地区以土地荒漠化(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草场退化等为主,北方地区以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土壤侵蚀等为主,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以水土流失为主,西南地区以石漠化(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等地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土层浅薄,生态环境脆弱)为主。
应用体验【例1】(2020江苏卷,改编)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波动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A.华北平原B.东北区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区1996年、2006年、2016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B正确。第(2)题,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均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故选B。答案(1)B(2)B
名师点睛
针对训练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1亩=1/15公顷)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C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年轻人在自家耕地上栽种杨树之后外出打工,几年后杨树成材再出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个过程劳动投入少,还可以兼顾外出打工(且以打工为主),所以“农地杨树化”现象突出,并不是因为其生态效益高或是木材销路好,C正确,A、B错误。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种树有补贴,D错误。第2题,由材料“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杨树化”造成一定的耕地资源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进行改善,一方面,当地农民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实行农地流转可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D正确。
探究二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情境探究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依据耕地现状分布,根据耕地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污染状况,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将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依法划入。结合材料探究:(1)说出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2)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什么作用?(3)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可能位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中的哪个地区?
答案(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2)限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3)北方地区。
方法突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1.保障粮食数量(1)我国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在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实现了粮食从增产到稳产高产。(2)保障耕地数量目前粮食单产提升难度很大→需要一定数量的耕地→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保障粮食安全依赖于耕地质量安全
特别提示1.土地的管理与开发
2.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复种指数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分、肥料、劳动力和农业科技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经济发达和农业科技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我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提高复种指数,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3.分析世界粮食问题的角度(1)产生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严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贫困,粮食生产技术仍较落后;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快速增长。(2)解决措施: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规模和提高单产。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不大,应主要采取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单产的办法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必须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应用体验【例2】每年,我国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同时,采取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增加耕地面积。读2011—2015年我国耕地面积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2011—2015年我国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特点。(2)提出为保持我国耕地面积增减平衡或略有增加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通过比较五个年份我国耕地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判定我国耕地面积增减趋势,再确定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中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是环境发展需要,可有计划地进行,因此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减少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加大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等。
答案(1)除2013年增加的耕地面积略多于减少的耕地面积外,其余四个年份增加的耕地面积都少于减少的耕地面积;2011—2015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呈波动式下降。(2)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保护基本农田的法律法规;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形成有效保护空间;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治的力度;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要有计划进行。素养立意本题以我国耕地面积增减变化为中心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应对措施,需要结合示意图中数值变化分析总面积增减变化特点,根据材料中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提出针对措施,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知识,体现了对综合思维的考查,同时有助于培养人地协调观。
针对训练(2022山东高三期中)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政府鼓励农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将耕地流转过来统一经营,并配合休耕政策,将地力较差的地块休耕。政府对转入耕地的农户、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相应的补助。据此完成1~2题。
1.与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比,现在农村实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是()A.城乡的差距缩小B.我国粮食已自给C.农村劳动力不足D.获取国家的补贴2.推测实施土地流转和休耕的意义是()①提高单产②有利于扩大我国的耕地面积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④促进我国粮食的出口⑤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⑤CB
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土地流转可以整合土地资源,便于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生产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故选C。第2题,土地流转可以整合土地资源,便于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休耕可促进土壤肥力恢复,提高单产,土地流转和休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①③⑤正确;土地流转只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并不会增加耕地面积,休耕在某种程度上则会减少耕地面积,②错误;我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土地流转和休耕不会促进我国粮食的出口,④错误。故选B。
素养培优素养目标——综合思维1.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我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2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高缺粮区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分析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根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提示(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形成原因: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主要措施: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
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2.我国三个地区某年耕地减少的面积地区西部中部东部减少面积/万公顷9.74.126.8从表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减少的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部、西部地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提示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工业、交通、住房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措施: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科学开发土地资源,加强对土地的整理。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顺口溜:“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据此完成1~2题。1.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B.地表整体下沉C.耕地分散D.耕地面积扩大2.下列措施可以解决顺口溜描述的现象的是()A.退耕还林B.退宅还耕C.土地复垦D.修筑梯田AB解析第1题,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现象,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第2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土地复垦是解决土地被破坏或退化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无序开垦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3.2021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且“十四五”期间将一直沿用此主题。虽然主题不变,可实际上,国家层面对于保护耕地和维护粮食安全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耕地保护的红线如何才能守得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又将在哪些领域发力?(1)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2)土地退化的表现主要有哪些?(3)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案(1)人口数量多,对耕地的需求量大;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2)土地退化的表现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3)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牧业措施。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