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8上: 教案 第7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8上: 教案 第7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ID:1260579

大小:207.1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12-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7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思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有关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战局分析情况的表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点:重庆谈判。难点:内战初期的战局。【导入新课】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同学们想一想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生:黑暗的前途——老状态;光明的前途——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多媒体展示材料]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师:根据以上材料,思考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最希望的是什么。生:和平、安宁。师:对,是和平,是安宁!然而蒋介石却在人民最需要和平的时刻挑起内战,再一次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的苦难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内战爆发。【内容探究】一、重庆谈判[多媒体展示:电影《建国大业》片段]片段一 毛泽东:“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片段二 蒋介石:“想和的时候可以和,想打的时候可以打。只有这样,我们说了才算数。”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并阅读教材,说一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生: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师: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亲赴重庆谈判呢?生: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重庆谈判的有效信息。生:时间:1945年8月。地点:重庆。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内容: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意义: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师:阅读教材第111页“材料研读”,回答问题:说说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生:中国人民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军阀割据混战、日本法西斯侵略,厌倦战争,渴望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 师:按照“双十协定”的要求,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师: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凭借着强大的优势,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多媒体展示:《全面内战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表》]项目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兵力方面约430万人约127万人武器装备方面美式装备(飞机加大炮)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小米加步枪)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师:在国民党军队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其全面进攻的?生: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师: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全面进攻受挫后,国民党被迫收缩战线,改为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什么地方?生: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多媒体展示视频:《孟良崮战役》]师:说一说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的。生: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师:从实力上看,国民党明显占优势,但从结果上看,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共产党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造成这种反差的因素有哪些?(利用“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和“解放区军民取得的战果”引导学生对比思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生:一是集中兵力歼灭敌人;二是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和指挥;三是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四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师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课堂小结】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想发动内战,苦心策划了重庆谈判,结果“双十协定”与政治协商会议都利于和平建国,使他的计划落空。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力量,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的覆灭等史实,培养学生的识图、归纳和制表的能力;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土地改革的文件、图片及影音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通过《三大战役示意图》、国共力量对比表格及影音资料,引导学生掌握三大战役胜利的史实和意义,分析胜利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难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导入新课】师:1949年4月2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那么,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知识,了解相关内容。【内容探究】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共产党能够打退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重要原因是共产党能得到人民的支持,那么共产党是通过什么政策取得人民支持的?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无疑是最重要的,今天我们首先去了解一下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生: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生: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哪些成效?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多媒体展示材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师: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过渡]那么,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的解放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前线战况。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多媒体展示:《挺进大别山路线图》]师: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将战场先引向大别山地区?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已具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场由解放区转入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因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师:在人民的支持下,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对照《三大战役示意图》并结合自学资料讲述三大战役。(方法指导:可以从战役时间、参战部队、战术、作用、意义等方面来总结)生:(阅读后回答)师总结:项目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聂荣臻、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歼敌人数47万余人55万余人52万余人意义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生:东北是我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占领地区狭小,补给困难;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多媒体展示材料]陈毅司令员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师: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雄厚的兵源;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保证了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供给,有利于人民解放军夺取战争的胜利。师: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北平和平解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北平地区人民免遭战争之苦,也使北平这座千年古城,特别是故宫这座皇家园林建筑得以完整地保 存;对傅作义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率部队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师: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多媒体展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师: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南京的解放意味着什么?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反动势力方面: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革命力量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师:中国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力量对比: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士气民心:解放军作战勇敢,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政权性质: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军事战略:国民党指挥失当,共产党战略战术正确;历史趋势: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发展趋势,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课堂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武汉和南京。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进行,基本上打垮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打败国民党军队,用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