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7上: 教案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7上: 教案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ID:1260582

大小:119.0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2-12-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二、过程与方法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的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重点:夏商西周的更替;世袭制的产生;西周的分封制。难点: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嫦娥奔月》]你能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据说故事中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期的著名人物。那么夏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夏朝之后紧接着是哪个朝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段历史吧!【内容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其部落的势力和影响得到扩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 师:夏朝的中心统治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内?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师:阅读教材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回答问题:世袭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等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家族势力,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展示材料:史书上记载,禹建立了一支军队,征服南方三苗。那时已有刑法,史书上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师: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夏朝出现了什么之前没有的事物?生:出现了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等)。[多媒体展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等图片]师: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说明了什么?生: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也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师:(教师播放视频《夏王桀的暴政》,供学生简单了解)同学们,我们通过视频知道了夏王桀的残暴统治,面对如此君王,你们会怎么办?(推翻他)那么历史上推翻夏朝的是谁?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商汤灭夏师:商汤为什么能够灭亡夏王朝?他是何时灭夏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族,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汤乘机起兵打败夏王桀,夏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师: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地点和原因,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多媒体展示《商朝疆域图》]师:面对疆域的扩大,商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统治的呢?生: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师:那么,这样的一个大国又是如何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王,请同学讲述商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埋下伏笔) 师过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逐渐壮大成为灭亡商王朝的主要力量。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武王伐纣”的历史吧!三、武王伐纣[多媒体展示视频《牧野之战》]师: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和教材内容指出西周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生: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师: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这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得出:(1)原因:夏桀和商纣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且能够重用人才,联合周边部族,抓住时机一举取胜。(2)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四、西周的分封制师:阅读教材第23页“西周的分封制”一目中的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第一问,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问,西周分封的标准是什么?第三问,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第四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标准: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宗亲)和功劳大小(功臣)。(3)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权利: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4)影响: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西周社会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等社会等级。五、西周的衰亡师: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西周走向衰落。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师: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生:兴:重视生产,关心百姓,重用贤才。亡:统治者的暴政。 师总结:统治者重用人才,关心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暴政必然导致灭亡。【课堂小结】指导学生填写《夏商周的更替简表》朝代夏商西周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禹汤武王都城阳城亳/殷镐京重要史实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分封制国人暴动暴君夏桀商纣周厉王灭亡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状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掌握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阅读“相关史事”的内容,识读《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认识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吗?它就是我国商朝时期制作的司母戊鼎。它高1.33米,长1.1米,重达832.84千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多人同时劳动,分工协作,由此可见商朝青铜铸造工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夏、商、西周的青铜器展示了怎样的高超工艺呢?同一时期的甲骨文又展现了怎样的文明发展水平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答上面的疑问吧!【内容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师:阅读教材第25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概括出青铜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生: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朝以后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众多青铜器的图片]师:结合教材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二段的内容,归纳总结出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师:猜一猜图中青铜器的用途有哪些。生:饮食、祭祀、军事等。师: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比如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师:“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生: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革故鼎新等。师:想象一下,商周时期的青铜鼎是用什么办法制作出来的呢?[PPT展示“泥范铸造法”过程的图片和文字]师过渡: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显示了夏、商、西周时期人民的智慧,而作为古代灿烂文明的代表之一甲骨文更是影响深远。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记事的呢?有何重要的意义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吧!二、甲骨文记事[图片展示简单的甲骨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师:那时人们根据龟甲或兽骨上开裂的纹理,判断是凶是吉。那么,古人会用什么方法记录结果呢?又记录在哪里呢?展示材料: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拥有悠久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还是女呢?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是否应验的卜辞等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1)甲骨文涉及的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等诸多事宜。(2)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师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了解了甲骨文这种古老的文字,那么我们从甲骨文的字形中可以看出它的哪些特点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师:甲骨文使用了许多造字方法,比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媒体分别展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的甲骨文,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师:甲骨文所使用的造字方法表明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汉字的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一共讲了三个知识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在这三个问题中,我们接触到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内容;还明白了青铜器是我国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以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等。因为本课涉及内容距今年代久远,所以同学们课后应多找些相关资料看一看,增加一些考古学知识。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发展历程 2.主要功能3.制作工艺 4.典型代表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的概念2.记事内容和意义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2.造字方法对汉字的重要影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和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的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了解历史事件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对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对国家生存的意义。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难点:王室衰微。【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鸣惊人》和《楚王问鼎》的故事]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是绝对服从的,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而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内容探究】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到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图片展示东周划分“春秋”“战国”的示意图]师:阅读本课标题——“动荡的春秋时期”,请同学们说一说“动荡”的同义词。生:摇晃、变动、变化等。师:有变化才有变动,变化太大就会打破原有的局面,出现动荡。所以要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就必须清楚春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生: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师:阅读教材第29页“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中的内容,同学之间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利于深耕细作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2)重要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师: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由此进入铁器时代。师过渡: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取得重大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动。这种政治上的变动是什么样的呢?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呢?我们一起从“王室衰微”一目中寻找答案吧!二、王室衰微[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 师: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生: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师过渡:周王室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力的下降,促使各诸侯群雄并起。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那么在这场争霸战争中涌现出哪几位著名的霸主呢?我们一起从“诸侯争霸”一目中寻找答案吧!三、诸侯争霸展示材料: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第四》师: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生:(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发言)[多媒体课件展示《春秋争霸形势图》、管仲和齐桓公的图片]师总结: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渔盐业;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扩充疆土。师:“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召集诸侯会盟的意义是什么?生:“尊天子,攘四夷”,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师:阅读教材第31页正文部分,讨论回答“问题思考”中的题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生:诸侯争霸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但是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在不断的战争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政治上,王室衰微;军事上,诸侯争霸。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二、王室衰微1.分封制瓦解2.诸侯势力崛起三、诸侯争霸1.争霸原因2.主要霸主3.“尊王攘夷”4.争霸的影响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铜壶》《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学生个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通过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认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爱国情怀。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都江堰的功能。难点: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商鞅变法的影响;都江堰的工作原理。【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南门立杆》]教师讲解“徙木立信”的故事。商鞅通过南门立杆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他就在秦国开始了变法。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这就要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说起。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了解那段历史吧!【内容探究】一、战国七雄师:春秋时期的近300年间,诸侯之间攻伐不断。到春秋末期,最初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到了战国时期所剩更少了。这说明了什么?对照地图,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历史朝着统一的趋势发展。[多媒体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 师:观察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说一说战国七雄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师:阅读教材第33页“战国七雄”一目中第二段的内容,回答问题: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战争的旗号、规模、兵力、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师:(比较之后,教师可以重点介绍长平之战,分析秦国取得胜利的原因,从而重点引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的历史作用。由此可以直接引入学习下一目的内容——商鞅变法)二、商鞅变法师:阅读教材第35页“商鞅变法”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回答问题: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生:(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商鞅变法”一目的内容。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扮演国君、新兴地主阶级、旧贵族、农民和将士。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价。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角色表演:生(国君组):我大力支持变法。因为变法不仅增强了国家的实力,而且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我的统治。生(新兴地主阶级组):我非常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维护了我的利益。生(旧贵族组):我强烈反对变法。按照军功授爵制,我失去了我的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生(将士组):我支持变法。因为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就能得到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生(农民组):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师总结:商鞅变法使得农民、将士和新兴地主阶级等得到实惠,但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师讲解:《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讨论:商鞅死了,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小组讨论后,教师总结: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改革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商鞅虽死,但他的变法措施继续沿用,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因而,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变法。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师:阅读教材第36页“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目中的内容,回答问题: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有何设计特点?生:李冰。充分利用地势和河道。师: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师:结合教材第36页《都江堰示意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都江堰的工程原理?生:(用图片演示、讲解)师总结:刚刚通过这位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样的高超设计和工程质量不得不令人赞叹!同学们,赞叹之余你有何感想?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国家应当重视兴修水利等。【课堂小结】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商鞅变法、兴修都江堰,显示出大变革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形成。这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必须坚持走深化改革的中国道路。一、战国七雄1.形成过程2.主要战役3.历史影响二、商鞅变法 1.背景、时间2.内容、影响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时间、主持者2.工程原理3.作用 第8课 百家争鸣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要点;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点: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百家争鸣。难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主张的差异;认识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导入新课】播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参加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的讲话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内容探究】一、老子师:阅读教材第38页“老子”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老子?生:(生平、代表著作等)[多媒体展示老子像、《道德经》书影] 师:结合教材第38页第二段的内容,归纳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生:哲学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师: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隐含的老子的辩证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师过渡:与老子同一时期,出现了另一位享誉中外的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是谁?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下面让我们从第二目——“孔子和儒家学说”中寻找答案吧!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像》]师:结合教材第38页“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请给孔子做一张名片。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师:阅读教材第39—40页“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孔子的思想主张。生:核心思想“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政治主张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著作《论语》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的教育名言中哪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生:“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多媒体课件展示风靡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图片]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师总结:积极: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值得我们敬仰。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师过渡:历史进入到战国时期,面对大变革时代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思想家们都在为社会的前途命运而提出自己的主张,造就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次大繁荣。那么,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大繁荣?下面让我们从第三目——“百家争鸣”中寻找答案吧!三、百家争鸣师:阅读教材第40—41页“百家争鸣”一目中第二至五段的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生:流派代表思想主张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韩非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师:(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总结后,开展说一说活动)第一,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儒家、法家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第二,诸子百家中关于治国的思想主张,哪一个学派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教师应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来分析讲解法家思想主张对于当时统治的重要性)第三,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生:(1)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以德治国(礼治);法家:依法治国。(2)法家。(3)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学术的繁荣。师总结: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反映了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当时中国人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一、老子1.生平2.哲学思想3.政治思想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生平2.核心思想3.政治主张4.教育思想5.著作三、百家争鸣1.背景2.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3.影响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