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春秋》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秦灭六国B.周平王东迁C.齐桓公成为霸主D.三家分晋答案B解析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后,周平王即位。周平王见都城镐京残破,因此东迁洛邑,此后的周王朝称为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因此春秋始于周平王东迁,故选B项。2.(2021·河南焦作期中)1988年,在太原市南郊区金胜村发现了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赵氏墓。赵卿墓出土了成列的七鼎,显然墓主人享用了诸侯之礼。这一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A.礼崩乐坏B.分裂割据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晋国赵卿墓葬享用了诸侯之礼,说明他没有遵从周礼,体现了礼崩乐坏,故选A项。题干没有强调地方分裂割据、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周王室的权力式微,故B、C、D三项均可排除。3.(2021·北京朝阳月考)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运动的推动B.宗法观念的增强C.民族交融的加强D.百家争鸣的推动答案C7
解析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说明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民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故选C项;题干中的现象与变法运动、宗法观念、百家争鸣无直接关系,排除A、B、D三项。4.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的纷争B.土地私有制形成C.宗法制正式确立D.武将地位的下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材料中只体现了土地买卖现象,没有体现纷争,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宗法制相关的血缘关系,C项错误;材料只说赵国大将赵括经常购买田宅的问题,没有涉及武将的地位,D项错误。5.“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A.建立县制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焚烧诗书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主要原因是“务本”,即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6.“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答案C解析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故C项正确。7.(2021·云南玉溪期中)《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学派分别是( )A.儒家和墨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法家答案D7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倡导“民本思想”,法家倡导专制,故选D项;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等,排除A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C两项。8.战国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他主张( )A.建立君主专制B.要依法治国C.由圣人掌握国家权力D.以德治民,取信于民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体现了法家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主张,故选A项。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资治通鉴》材料二 修堤梁,通沟浍(水沟),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官名)之事也。——《荀子·王制》材料三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黄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于蜀,蜀守冰(李冰)凿离碓(地名),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郑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1)根据材料一,分析水工郑国的本来目的,并回答从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做出了什么决策?秦王的决策导致了什么结果?(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兴修简况及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水利工程的兴修有何重大作用。7
参考答案(1)本来目的:水工郑国作为韩国间谍本意想要秦国通过修渠道,劳民伤财,无力东攻韩国。决策:事败后,秦王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未采纳“逐客”建议。结果:郑国渠的开凿使大量田地得到灌溉;吸引和留住了大批人才;秦国日益强大,最终灭掉六国。(2)简况:各国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设有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官职。特点:当时的水利工程以灌溉、航运两用的水渠为多。(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旱灾害,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秦国,水利工程大,受益多,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改善了交通,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等级考提升练10.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了鲁、宋、郑、许、曹等诸国在葵丘会盟,订立盟约共五条,其中两条是“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这表明( )A.这次会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发展商业是诸侯自保的主要手段C.商贸交流推动国家趋向统一D.争霸战争促进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可以看出有利于商品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1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得益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答案B7
解析材料中的“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12.(2021·江苏南通期中)《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到了车裂。下列选项最有可能导致商鞅悲剧的是( )A.实行什伍连坐,互相告发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剥夺了旧贵族世袭当官的权力,必然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故选C项;什伍连坐有利于维护贵族和其他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贵族凭借财富可以获取更多的土地,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不会触及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13.(2021·黑龙江大庆月考)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贵族政治+铁制农具+庄园经济B.官僚政治+铁制农具+小农经济C.垂直管理+男耕女织+城市商业D.分封制度+精耕细作+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郡县制反映的是官僚政治体制,农业上出现了铁制农具,小农经济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故选B项;贵族政治的代表是西周的分封制,城市商业主要出现于唐宋时期,分封制是西周开始推行的,这些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C、D三项均可排除。14.《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7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答案A解析《论语》重视“仁”和“礼”,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老子则追求天人合一,这反映出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追求,故A项正确。15.(2021·四川成都月考)战国时期文字字形差异较大,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一现象最能说明当时( )A.书写材料各地迥异B.兼并战争阻断文化交流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文字字形差异较大”,这说明文字没有统一,这是由于战国时期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故选D项;当时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简,排除A项;兼并战争有利于统一和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百家争鸣,排除C项。16.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C.迎合了统一的历史趋势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并不符合当时列国纷争的社会状况,而法家主张专制集权,实现国家统一,更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7
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批驳,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