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在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考古学家发现所用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这表明,在商代( )A.西域已归属商王管辖范围B.西域与中原已存在一定联系C.西域与中原商贸交往密切D.西域各族要向商王进献玉料【答案】B 【解析】殷墟的妇好墓中发现新疆玉,说明西域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故B项正确。2.西汉时期,少数民族居住区从郡领地中划出,称属国。属国的政权体系不同于郡县,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属国都尉下设的官员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 )A.破坏了郡县制B.形成了王国问题C.沿袭了分封制D.体现了因俗而治【答案】D 【解析】材料“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属国都尉下设的官员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体现的是西汉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管辖措施,故D项正确。3.隋唐时期,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依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表现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答案】A 【解析】材料“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体现了政府政策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4.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8—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答案】A 【解析】材料“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反映了宗教改革促进了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A项正确。5.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战后和平制度”是指(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冷战格局C.雅尔塔体系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答案】A 【解析】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战后新的统治秩序,即所谓的“战后和平制度”,故A项正确。6.美国参议院认为《国际联盟盟约》中的某一条款,最终将引致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之中,因此拒绝批准加入国际联盟。这一条款最有可能涉及( )A.裁军B.集体安全C.委任统治D.国际合作【答案】B 【解析】材料“将引致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之中”反映的是美国参议院为避免卷入欧洲的集体安全问题而拒绝批准加入国际联盟,故B项正确。7.《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可知,各国为了本国利益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故A项正确。8.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全区生产总值由1958年的3.29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3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1958年的0.37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64亿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元,分别是1958年的90倍和60倍。这反映出(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持续贯彻B.国家给予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力支援C.自治区人民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大幅度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故D项正确。9.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人,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合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藏自治区举行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藏族代表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正确。10.“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这一外交思想(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B.有助于新中国进行政权建设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体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思想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冲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故B项正确。11.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贸易关系有了显著发展。这反映了( )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日不结盟外交发展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中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正源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故D项正确。1972年,中国和日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故A项错误;此时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B项错误;当时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敌视中国,不存在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
12.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A.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D.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习近平的外交思想特别强调讲义轻利,这是中国传统义利观在外交上的新应用,说明其外交思想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讲同样的语言”,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与独立,“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美]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材料二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摘编自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欧洲民族主义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影响。【答案】(1)特点:非理性、排他性、自私狭隘、极端狂热。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2)历史影响:从积极方面看,鼓舞民族国家,鼓励争取民族独立;从消极方面看,造成民族的分裂与战争。14.近年来,周边外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邻国对中国存在忧虑。第一代领导人为了打破封锁,积极探索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并开创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汪伟民、袁晨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对比分析》材料二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思想中,有三对关系非常突出。一是重“威”不重“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二是以“义”为先,“义”“利”相兼。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实现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三是促“合”反“分”。强调要构建一个包容性的“朋友国”,在“和而治之”基础上共建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摘编自赵可金《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对周边外交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习近平的周边外交思想及由此提出的建设性倡议。【答案】(1)原因:美国的遏制政策;改善与邻国外交关系的需要。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思想:“亲、诚、惠、容”;合作共赢;共建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