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学科素养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1.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培育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识记理解
1.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官位世袭军功大小
(2)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①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__________”“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②汉代察举制。以法为教
贤良方正
【易错辨析】世官制与察举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这一制度主要在战国之前实行。察举制是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这一制度自汉代实行,隋唐时期被科举制所取代。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中央集权
2.官员考核制度。(1)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_________。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__________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上计制御史
3.监察制度。(1)秦汉建立了以__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汉代的地方监察制度。御史大夫中央集权刺史
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__________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__________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分为制举和__________。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__________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寒门庶族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科举制常举进士
2.官员考核制度。(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_______。隋朝________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2)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3)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吏部九品
3.监察制度。(1)隋唐_______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__________。(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御史台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思维点拨】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尚。
思考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它又有什么弊端?[提示]从改善用人制度、扩大统治基础等方面分析其优点,从扼杀创造精神、重人伦轻科学等方面分析其弊端。
【答案】原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弊端:科举制度严重扼杀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和独立的见解;科举考试的内容只偏重人文伦理,轻视自然科学,造成中国科技逐渐落后;可能会造成官场的不正之风。
1.官员选拔制度。(1)元朝。①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②恢复科举制:1313年颁__________,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科举诏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2)明清时期。国子监四书五经
2.官吏考核制度。考课制度
3.监察制度。(1)元朝: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__________”。①明朝:都察院__________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____________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②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科道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易错辨析】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2)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取消这一制度。(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
思考阅读教材第32页“历史纵横”,分析明朝科举考试为什么实行南北卷制度。南方录取人数为什么比北方多?[提示]从保持南北平衡、南北经济差异等方面思考原因。【答案】实行南北卷制度的原因:保证选拔出南方和北方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南北地域平衡。南方录取人数比北方多的原因: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
重难探究|素养初培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探究点一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摘编自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问题1]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体现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各自选官的主要依据。(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名称: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主要依据:血缘、德才、考试成绩。
[问题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推行的积极意义。(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积极意义: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了徇私舞弊,相对公平公正;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要点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议及品评演变为考试。(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材料一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其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探究点二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特点: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分割或制衡相权;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
材料二隋唐时期和宋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官僚系统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也随之日益完善。唐代的监察机构分为谏官组织和御史台两部分。谏官负责规劝皇帝,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台实行分署办公,成立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在御史大夫(御史台长官)率领之下各司其职,构成一个严密的中央监察系统。宋代实行台谏合一制度,除了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外,还有皇帝派遣的“通判”负责对各州官吏的监察。元代比较重视监察制度的规范化,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其中《设立宪台格例》是中国监察制度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中央监察法规。——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问题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元三代监察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表现:监察系统趋于严密;监察机构权力扩大;监察法规逐渐完善。
【要点总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议复,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监察效果有赖于皇帝的贤明,监察官有赖于皇帝的保护。(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自魏晋御史台脱离少府后,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地方监察机构和监察机关一般也不隶属于地方衙门。这种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
(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监察官的遴选,既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要求监察官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根据实绩对监察官进行考核,并采取了一些定量化的方法,这样就可促使监察官尽职尽责、积极上进,减少察与不察一个样的虚监现象。
课堂小结|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1.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2.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3.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上计制度与刺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主要内容。4.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选拔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5.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
随堂小练|素养达成
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而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要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但察举制主要是以人的品德和才学为主要的举荐依据,这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从这个角度讲肯定了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并未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好坏比较,排除B项;材料同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
2.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C.当时的选官制度为历朝所沿用D.当时的选官制度注重德才并举
【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了曹魏时期选拔官员既注重“德”又注重“才”,即注重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选官标准不断变化,也没有说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排除A、B两项;当时的选官制度并未为历朝所沿用,排除C项。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考生可以自由报考,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察举制注重的是品德、学问、议政能力,故A项错误;科举制注重文化素养,不是科技素养,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故C项错误。
4.《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A.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B.制定了严格考核官员的标准C.通过加强考核实现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D.选官考核存在严格等级秩序【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唐朝对官员考核评定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升降赏罚,故A项正确。
5.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张九龄的这一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A.科举制选官存在缺陷B.重视对中央官员的选拔C.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D.唐代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答案】A【解析】材料“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的意思是中央在选官时,要求被提拔的官员要有一定的州县工作经历,这从本质上说明了科举制选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因为科举人士往往较为缺乏实际的行政经验,故A项正确,B项只是这一举措的表面现象,并非本质,排除;张九龄选官注重的是个人才干与工作经验的结合,并未体现出对考试的重视,排除C项;唐代以后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但门第的作用并未完全根绝,D项说法错误,排除。
6.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部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这一时期的督邮()A.和刺史存在上下级关系B.主要承担基层监察职责C.利于遏制王国势力膨胀D.任免权下放到地方政府
【答案】B【解析】材料“掌监属县”“清查罪状上报郡守”表明督邮承担着对郡内所属县级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督邮与刺史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遏制王国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督邮的任免权问题,故D项错误。
课后提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