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依据认识不清 1.()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才能”等标准,选拔“优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B.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操控C.选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2.()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A.选官方式与察举制相同B.科举制消除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易错点2 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作用认识不全面3.()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的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B.三公制度发展到巅峰
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4.()据《旧唐书》记载:“益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事中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皇权的制约B.给事中有审议权C.给事中有否决权D.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易错点3 对均田制下的土地国有理解不全面5.()唐初,拥有广大庄园的豪门士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朝政府手中。这一历史现象( )A.导致政权统治基础发生变化B.促进了田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D.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6.()唐朝前期,租庸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唐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人丁易错点4 不能全面理解唐代赋税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7.()公元755年,唐朝中央掌握的户数为8914700户,人口为52919300人。至公元760年,唐朝中央所能控制的户数仅为1933174户,人口为16990386人。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8.()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交纳一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易错点5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文化现象理解错误9.()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然而经学日趋庸俗、繁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其学风极端厌倦,玄学由此逐渐形成。这种思想( )A.崇尚神学迷信B.吸收道家学说C.倡导学以致用D.动摇儒学正统
10.()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天人感应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D2.D3.A4.C5.C6.D7.A8.C9.B10.D1.D 根据材料“按照‘家世、道德、才能’等标准,选拔‘优秀之士’”可知,当时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要求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的变化,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2.D 根据材料“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可知,唐代有记载可查的状元中,绝大多数出身士族,这反映出当时上层社会仍具有较大的入仕优势,故D项正确。当时的选官方式与察举制有很大不同,故A项错误;科举制无法消除阶级差别,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错误。
3.A 据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此时的官僚体制对皇权形成制约,故选A项;材料只涉及唐太宗时期,没有与其他时期形成对比,无法得出发展到顶峰的结论,故排除B项;门下省负责审议,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故排除D项。4.C 据所学可知,给事中是唐朝门下省的属官,门下省有审议权,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给事中是唐朝门下省的属官,审议权是其职分所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给事中有封驳权,否决权属于皇帝,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给事中只是提出建议,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土地,这有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将这些土地重新分配,故C项正确。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均排除。6.D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度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人口大量逃散,政府无法按人丁征收赋税,均田制瓦解,于是政府只好按田亩征税,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是赋税征收重点转变的原因,故A项错误;宋朝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现象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7.A 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户税负担沉重,人口大量逃散,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税制改革,实行两税法,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以增加收入,故A项正确。
8.C 唐朝前期,“交纳一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的两税法实行实行之后,“改为折钱计征”,这样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加快了商业的繁荣,故选C项;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之后,“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只是改变了征收的内容,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无关,故排除A项;两税法实行不久后,政府被迫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故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使得政府对人身的控制有所松弛,故排除D项。9.B 材料反映的是魏晋玄学的产生,魏晋玄学是封建士大夫对当时社会失望而催生的产物,但当时封建士大夫并未崇尚神学迷信,故A项错误。材料中“逃避现实,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体现了“无为”的思想,故B项正确。学以致用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仍占据正统地位,D项错误。10.D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是韩愈的做法,不是目的,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天人感应的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三教合一和儒学吸收佛道精髓,C项错误。据材料“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可知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儒学道统,树立儒学权威,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