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时空坐标]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政治制度变革胡惟庸案是直接原因(1)废除宰相制度: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2)设置内阁①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形成了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称“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②大学士职能: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③大学士权力增大: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3)宦官专权中央权力的异化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②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历史概念判一判
结论要语辨一辨(1)明朝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体现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独特性。(√)(2)由于宰相的罢免,明朝“家天下”色彩更加突出。(√)(3)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膨胀,有的大学士深受皇帝信任并成为宰相。(×)提示内阁的性质是秘书机构,不同于宰相。(4)司礼监横隔在皇帝与外廷、内阁之间,实际上成为政务的枢纽。(√)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概况: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影响明朝的朝贡贸易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局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
2.戚继光抗倭(1)原因①元末时期,日本海盗利用中国政局动荡侵扰中国东部沿海。②明初的海禁造成沿海的居民生活困难,走私猖獗。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2)表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3)对策①武力平定: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②政府政策: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欧洲殖民者的掠夺(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2)表现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②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二子目“郑和航海路线图”,谈谈你对明朝统治者支持“下西洋”的认识。提示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成本,难以长期持续。
结论要语辨一辨(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明朝海外贸易的繁荣,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提示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其目的是宣扬国威,还有满足统治者的虚荣心和对异域珍宝的需求,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2)郑和下西洋表明当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3)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明代海防的新问题。(√)(4)明朝的抗倭斗争是一场正义的防御斗争,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将士是民族英雄。(√)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民族关系
2.明清易代(1)女真族建金: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2)清朝建立: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3)明朝的灭亡: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朝灭亡。(4)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思考后金政治制度上有何特点及启示。提示特点:后金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盲目照搬明朝行政法典的倾向。启示: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有所损益。
结论要语辨一辨(1)在历史上,长城不仅抵御了北方民族的袭扰,同时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2)北方边界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局面,为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明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兼容并包政策,促进了民族的交融。(√)(4)奴儿干都司是明朝于西南地区所设军事行政机构。(×)提示明朝在东北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情境探究]视角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材料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摘编自张廷玉《明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提示特点:继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说明: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宰相),设内阁。
视角2明朝内阁的变化材料永乐时期,内阁不过是一个待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性机构而已,自仁宣之后,由于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青睐,内阁权力日益增长,逐渐有了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权力。嘉靖、万历时期,内阁的发展达到顶峰,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品秩日渐加尊,班列也位于六部尚书之上。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实际上成了最高一级行政机关,而嘉靖之后,内阁渐夺六部之权,至万历时,首辅已俨然历代之“宰相”。——摘编自武萍《明代的内阁制度》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明代内阁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提示变化:内阁人员由备顾问到参与决策;内阁人员由官品较低到受尊崇。原因:内阁大臣得到皇帝的信任;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或议政权;内阁大臣兼任部院职务。
[方法突破]1.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2.明朝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化(1)明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按察使司主刑狱。三司互不统属,各直隶于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这样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于地方控制过死过严。(2)明中期,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因监察而设,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发展为一级地方军政官员,进一步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3)明代的三司与巡抚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受制于中央。三司受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由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
[应用体验]【例1】明武宗在位期间任意妄为,以杨廷和为首的阁臣并没有一意阿顺他,他们多次通过拒绝草拟诏敕劝阻皇帝的荒唐行为。由此可见(A)A.阁臣能用票拟权对皇帝的不当行为进行劝阻B.内阁大学士权力极大,能够对皇权形成制约C.宦官比内阁阁臣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D.阁臣的劝谏促使明朝保持了长期的政治清明
解析明武宗时期的内阁通过拒绝草拟诏敕劝阻皇帝的荒唐行为,这说明当时内阁利用票拟权对皇帝的不当行为进行劝阻,故选A项;内阁是内侍机构,无法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得不出宦官比内阁阁臣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劝谏的结果,且明中后期政治日益黑暗,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我朝”指的是(C)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解析材料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C项正确;汉朝、唐朝都有宰相,排除A、B两项;明朝就已废宰相,排除D项。
2.明代后来的年轻皇帝因为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一应奏章,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们的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此段描述的大学士日常工作被称作(D)A.监察B.批红C.奏折D.票拟解析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故选D项;明朝内阁大学士不具有监察职权,排除A项;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排除B项;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称奏折,排除C项。
3.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赋予了宦官很多权力。下列关于内阁和宦官的表述正确的是(D)A.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批红”B.内阁直接领导六部导致其权势日渐增大C.明太祖时期内阁成为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D.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解析废除宰相后,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逮捕、施刑,故选D项;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排除A项;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不能领导六部,排除B项;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期内阁正式确立,排除C项。
主题二 明朝的沿海形势与边疆治理[情境探究]视角1明朝的沿海形势材料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沿海人民被“断其生路”。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有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提示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视角2明朝的边疆治理材料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驻的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边疆管理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提示举措:遵循“守在四夷”、重北轻南的传统政策和原则;明太祖派诸子镇守北方;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边远地区实行土卫双轨制。意义:巩固了边疆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方法突破]1.明朝的海禁与弛禁
2.明朝民族政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实行“因俗而治”,让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重大意义。②维护和巩固了边界稳定,为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③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融。
(2)消极影响①在具体执行中,有时单纯依赖征服,有时又一味强调政治安抚,未能真正做到“恩威兼施”。②“恩威兼施”需要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由此而导致的繁重徭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为镇压各地方的起义,又削弱了边境的防务力量。③把主要力量用在北部边防线上,而忽视了海防建设,尤其是影响了统治者对边患的认识,意识不到西方殖民者来华的根本目的是殖民掠夺。
[应用体验]【例2】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的许多国家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使团(C)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局面B.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C.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D.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
解析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地区以及非洲东海岸的许多国家多次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说明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故选C项;西汉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厚往薄来,增加了明朝的财政开支,排除B项;明朝对民间仍然推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中后期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的新问题。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说法正确的是(C)A.15世纪前期,明太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C.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广州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D.16世纪中期,荷兰人获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解析戚继光作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在福建、广州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被称为民族英雄,故选C项;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是明成祖,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排除B项;16世纪中期获得濠镜澳的租住权的是葡萄牙人,排除D项。
2.下文是一首明代军歌,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D)万人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A.文天祥B.李自成C.郑成功D.戚继光解析材料中的人物指的是戚继光,他是明代著名抗倭英雄,故选D项;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名臣,排除A项;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与抗倭无关,排除B项;郑成功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与抗倭无关,排除C项。
3.在祖训中,朱元璋告诫子孙:“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据此推测,明朝初期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C)A.满洲B.藏族C.蒙古D.倭寇解析明朝初期,漠北地区的蒙古形成与明朝并存的游牧政权,对明朝带来威胁,故选C项;明朝末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定都北京,排除A项;藏族分布于西南地区,与材料“西北边境”不符,排除B项;倭寇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排除D项。
4.明朝的郑和船队常常在东北季风强劲的三月初从江苏太仓出发远洋航行。同时,郑和船队还利用了这一时期洋流和波浪的作用自北向南顺利远航。这表明当时(C)A.中国自然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B.我国的综合国力超越西方C.国人利用自然的认知水平较高D.明朝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
5.明朝学者谢杰认为: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也……寇与商是同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据此可知,明朝倭患的经济根源是(A)A.商品经济的发展B.明朝政府实行的赋税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日本和中国市场联系紧密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