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小结与复习
构建知识体系
明晰阶段特征一、抗日战争时期的阶段特征——(1931—1945年)(一)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1.基本线索:这一时期包括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中国人民经历14年的艰苦奋斗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时期。2.阶段特征: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二)具体表现1.政治上(1)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2)国民政府坚持以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蒋介石集团抗战意志在相持阶段发生动摇,并屡次制造反共高潮。(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实行坚决回击的方针。(4)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制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2.经济上(1)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3.对外关系上(1)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因抗日战争的胜利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针对训练1.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A)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而发展B.见证了国共从合作到对立到再合作的历程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发展的历程D.反映了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
2.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文中所述的历史事件(B)A.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B.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阶段特征——(1945—1949年)(一)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1.基本线索:这一时期包括抗日战争后国共两党在如何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冲突与斗争、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进攻阶段和决战阶段等。2.阶段特征: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时期,是民主与独裁两大势力较量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进攻,并最终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历史。
(二)具体表现1.政治上: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2.经济上(1)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对外关系上(1)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2)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民党集团大肆出卖国家主权。(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民族独立。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针对训练3.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随行记者描述: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据此推断,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B)A.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广大民众的支持C.国民党政府的腐败D.土地革命的开展
4.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C)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得到了民主人士和当时舆论的一致赞扬,说明他们都赞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建立新的联合政府,即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故选C项;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是在三大战役后,排除A项;民主人士赞同的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勇气,并不代表他们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排除B项;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民族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排除D项。
5.叶剑英说:“敢不敢打我军从来没有打过的大仗,敢不敢攻克敌人的大城市,敢不敢歼灭敌军的强大集团,敢不敢夺取更大的胜利,已经成为我军当时战略决策上的重大问题。”“我军当时战略决策”的主要目的是(A)A.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地区D.摧垮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攻克敌人的大城市”和“歼灭敌军的强大集团”,可知叶剑英论述的是战略决战阶段,主要决战目的是歼灭国民党主力,故选A项;战略防御阶段包含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排除B项;战略进攻是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地区,排除C项;渡江战役摧垮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排除D项。
6.1949年2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D)A.打倒北洋军阀B.取得长征胜利C.发起平津战役D.顺利解放南京解析据材料可以判断这是渡江战役前夕,故选D项。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