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

ID:1262730

大小:22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2-1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9、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3年4月23日内陆城市济南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A.城市甲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城市乙是济南,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C.城市甲是济南,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D.城市乙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10、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12、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13、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14、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的是A.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C.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D.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15、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16、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不减少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D、“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1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18、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9、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            ,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0、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2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22、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是通过        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23、冰糖葫芦(如图6)是许多同学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24、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_________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___________。25、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当它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某太阳能热水器盛有l00kg水,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则水箱里的水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水=4.2×103J/(kg·℃)]。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6、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某种液体的温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问题:(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_______________;(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3)由此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推出C水____C液(填“>”“<”或“=”)(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________;27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____比较合理.实验中通过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二),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四、计算题(共10分)28、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答案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扩散现象.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解答:解:A、炒肉片时,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法正确; B、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能够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说法正确;C、在炒肉片时,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说法错误;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解:A、该物质在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可能是液体沸腾,也可能是晶体熔化,不合题意.B、T2该物可能是物质的熔点,也可能是物质的沸点.不合题意.C、0~tz时间内物质吸热升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D、to~t2时间内物质可能在熔化,也可能在沸腾,此时需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不合题意.故选C.(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晶体熔点.(2)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3)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4)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3.C4.C5.B6.A空气中沙尘飞舞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不符合题意;B、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题意;D、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是磁铁具有磁性的表现,不属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1.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标志着其内能增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且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结合这些知识可解答此题.解答:解: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A、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也可能吸收热量,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在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正确;2.B玉米爆开前和铁锅发生热传递,爆时玉米对外做功.解答:解:A、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B、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C、玉米膨胀对外做功,水分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D、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故选B.3.D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由表知城市乙的温差小,所以乙是沿海城市青岛,甲是济南.故选D4.C分析:(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解答: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盖面积增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不符合题意;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符合题意.故选11.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2)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3)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4)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乙液体更好.考点:比热容的概念.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甲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不等,说明二者的吸热能力不同;又因为两物质质量相等,由公式c=Qm△t 可知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不同.(2)根据Q=cm△t比较甲、乙吸收热量的多少.(3)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单位时间内热源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4)比热容大的,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小,更适合做冷却液.解答:解:(1)由图象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m相等),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Q相等),甲升高的温度大.由公式c=Q m△t 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2)甲、乙两液体质量相同,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的比热容小,根据Q=cm△t可得,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3)由于采用同一热源加热,因此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4)根据Q=Cm△t,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故乙做冷却液更好.故答案为:(1)小于;(2)小于;(3)等于;(4)乙.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要认真分析.12.C解: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沙漠地区,地表以砂石为主,砂石比热容较小.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温度升高的多,所以海边升高温度较低,沙漠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砂石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海边降低温度较少,沙漠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海边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沙漠的昼夜温差巨大.故选C13.B解: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阳照射时,水面温度上升得慢,陆地温度上升得快,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气温下降,水面温度下降得慢,温度高一些,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因此,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故选B14.AA、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保证了物质的种类、降低温度一定;而质量不同,放出的热量不同,说明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故A符合题意;B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可以用来比较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降低温度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可以用来比较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降低不同的温度,即没有保证降低相同的温度,无法比较,故D不符合题意;15.分析:由冰块从上表面平整到如图所示的形状可知,甲、乙、丙三块金属从相同的温度到冰的熔点,降低的温度相同,但放出的热量:Q甲<Q乙<Q丙,又知道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根据Q放=cm△t判断c甲、c乙、c丙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知,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相同,∵三金属块的初温相同,∴由题意知道,三金属块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Q甲<Q乙<Q丙,∵Q放=cm△t,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t相同,∴三金属块的比热容:c甲<c乙<c丙.故选C16.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增大,内能增大,并且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实现.解答:解: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所以该选项正确.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和平号空间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17.析:根据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进行解答. 解答:解:当用力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达到乙醚着火点时,筒内棉花就会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故选:D18.: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与热传递.解答:解:A、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固体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则液体中也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C、白菜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0.解: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上面的空气密度小,下面的二氧化氮密度大,过一段时间,形成均匀的气体,充分证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有力证明气体的扩散现象.故答案为:下.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运动(扩散)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②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越快,人们闻到的花香味越浓烈.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1)春晴天暖,空气温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2)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故答案为:运动(扩散);升高;分子间有吸引力.点评:①本题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②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并不矛盾,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两个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就像弹簧受到压缩,分子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就好像弹簧被拉长,分子间主要表现为引力.22.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是通过热传递(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所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相同条件下,水吸收热量最多;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且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的转移.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热量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给低温的水,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故答案为:比热容;热传递.点评: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3.(2013•鞍山模拟)冰糖葫芦(如图)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 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物质有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解答:解:冰糖葫芦是小朋友喜爱的零食,制作时,先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适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内能;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冰糖葫芦.故答案为:热传递;熔化;放出;点评: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熟悉常见的物态变化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4,(2007•荆州)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0.92×103J.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3℃.考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专题:计算题.分析: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据此回答第一、二个空;知道沙石的质量和放出的热量,通过放热公式计算沙石降低的温度值.解答:解: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0.92×103J;∵Q放=cm△t,∴沙石降低的温度值:△t=Q放cm=8.28×104J0.92×103J/(kg•℃)×30kg =3℃.故答案为:0.92×103J,3℃.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放热计算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注意两个关键点(易错点):一是第二个空的单位(写成J/(kg•℃)),二是温度降低(△t)与降低到(末温t)的区别.25,(2013•平房区一模)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当它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 升高,水的内能 增加(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 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某太阳能热水器盛有l00kg的水,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则水箱里的水吸收了 2.1×107J的热量.〔c水=4.2×103J/(Kg•℃)〕考点:热量的计算;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太阳能的利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为止;(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变化利用吸热公式计算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1)当它吸收太阳能后,里面的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2)Q吸=cm(t-t0)=4.2×103J/(㎏•℃)×100kg×(70℃-20℃)=2.1×107J.故答案为:升高,增加,热传递,2.1×107.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的知识、吸热公式的运用,涉及到了太阳能的利用,要求灵活掌握.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 某种液体的温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问题:(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某种液体;(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3)由此可根据公式Q=cm△t,推出C水>C液(填“>”“<”或“=”)(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2.8×103J/(kg•℃).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直观看出升温快的液体;(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液体温度的变化,然后推理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3)根据公式Q吸=cm(t-t0),在吸收热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温度的变化值和比热容成反比可知水的比热容和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4)已知水的比热容,根据水的比热容,以及水和某种液体比热容的关系,即可求出某种液体的比热容.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某种液体的温度从20℃升高到35℃,因此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某种液体;(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某种液体的温度从20℃升高到35℃,因此都从20℃升高到30℃,某种液体加热的时间短,故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4)根据Q=cm△t可知,在吸收热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值和比热容成反比,又因为某种液体的温度变化快,故某种液体的比热容小,即C水大于C液;Q(4)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加热相同的时间,如1min,水和某种液体的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水的温度升高了2℃,某种液体温度升高了3℃,水和这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根据Q吸=cm(t-t0)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物质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水和这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 ,水和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就是3:2.这种液体的比热容等于4.2×103J/(kg•℃)×23=2.8×103J/(kg•℃).故答案为:(1)某种液种;(2)水;(3)Q=cm△t;>;(4)2.8×103J/(kg•℃).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根据Q吸=cm(t-t0)计算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一道重点题.27(2010•包头)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天平.(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热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电加热器较合理.(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物质次数质量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水第1次0.1102第2次0.2104煤油第3次0.1101第4次0.2102(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 研究动能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考点:比热容的概念.专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分析:(1)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t来思考还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要准确控制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灯放相同的热量,不易控制,可考虑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3)此题必须控制变量来试验,Q=Cm△t公式有四个物理量必须控制两个变量,剩下两个变量,由Q=Cm△t可判断.解答:解:(1)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t可看出还需要称质量的天平,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容易准确控制放出相同的热量.(2)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控制了比热容和身高的温度,只剩下吸收的热量和质量两个物理量,可发现:质量和吸收的热量成正比,即质量和加热时间成正比.(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Q=Cm△t,可得物质的种类和吸收的热量有关.答案是:(1)天平.(2)电加热器.(3)质量、种类.(4)研究动能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试验的操作能力,物理实验中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铅的比热容.考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热平衡方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cm△t求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铅块的质量、铅块的初温和末温,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铅的比热容.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水)=4.2×103J/(kg•℃)×0.08kg×(18℃-12℃)=2.016×103J;(2)∵不计热损失,Q吸=Q放,∴铅的比热容:c铅=Q吸 m铅(t0铅−t铅)=2.016×103J0.2kg×(98℃−18℃)=126J/(kg•℃).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016×103J;(2)铅的比热容是126J/(kg•℃).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平衡方程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资料: 968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