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发展(1)成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内容①政治方面: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②农业方面(改革重点):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统一采购,提高收购价格③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评价进步性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局限性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1956年苏共二十大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2)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军事工业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评价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①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改革成效甚微②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结果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最终造成苏联的分裂
3.解体(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月26日,苏联解体。国家分裂及社会性质的改变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史料阅读”,据此概括此时的苏共中央认识到什么问题。如何改革?提示苏共中央认识到农业的落后,并要求克服农业领导上的缺点和错误,认真改进对农业的领导,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改革措施: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结论要语辨一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80年代的改革也没有突破这一体制。(√)(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根本上的方向性错误,终于使局势失控,苏联解体。(√)(3)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提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2)问题: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改革(1)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2)波兰:实施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3)匈牙利: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4)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3.剧变(1)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2)结果: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旁栏边角练一练观察教材第二子目的图片“苏联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结果如何?提示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改革。
结论要语辨一辨(1)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又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发生了剧变。(√)(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3)东欧改革是激进式改革,即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倒原有的制度重新建立自由市场制度的改革。(√)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历程(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经历严重曲折,但取得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方面巨大成就。(4)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成就(1)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2)基础设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3)农业: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3.目标: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4.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旁栏边角练一练观察教材第三子目的图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巨大成就有何历史意义?提示这些伟大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结论要语辨一辨(1)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2)中国改革是渐进式改革,即在保持原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配置新体制因素以达到体制轮换,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改革。(√)(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及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史担当。(√)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情境探究]视角1赫鲁晓夫改革材料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摘编自陈孔伦等主编《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思考根据材料,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提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视角2勃列日涅夫改革材料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其后五年又下降3%。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提示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视角3戈尔巴乔夫改革材料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经济要“加速发展”。戈尔巴乔夫指出:工厂、农场、农庄实行自筹资金,取消对本企业生产食品的副业的限制,扩大合作社的活动,鼓励小生产和小商品的个体劳动,关闭不赢利的工厂。这些措施实施后,苏联1984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却降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低点。经济状况的恶化引起苏联人民对政权的极度不满。——摘编自李晓辉《苏联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为应对“加速发展”战略的失败而采取的策略及结果。提示策略: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结果:经济状况恶化,人民不满;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方法突破]1.全面认识苏联解体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侧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结果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失败原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同点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
[应用体验]【例1】下面是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与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的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A.当时改革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B.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产生严重影响C.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理论指导D.苏联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他的前期改革取得较大成就,后期改革却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导致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A项正确;苏联是计划经济,1973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影响较小,排除B项;赫鲁晓夫执政是1953—19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其共同点在于(C)A.改变了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D.导致了局势失控和国家的解体解析赫鲁晓夫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即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故选C项。
2.下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D)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农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项目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国民收入7.85.74.3工业总产值8.57.44.4农业总产值3.92.51.7A.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C.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D.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农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逐渐下降,说明苏联经济发展问题积重难返,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将苏联与其他国家对比,无法得知其领先世界,排除A项;增长速度下降,说明苏联经济改革效果有限,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工业,没有连续性,排除C项。
主题二 东欧剧变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情境探究]视角1东欧剧变材料这些国家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提示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本质: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视角2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材料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的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等。这也为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摘编自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的特点。提示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改革坚持渐进性、延续性;中国改革理论不断完善。
[方法突破]战后三种经济模式的比较
[应用体验]【例2】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定时期内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20世纪80年代两国粮食产量状况出现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是(C)A.自然因素B.外交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
解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国粮食产量呈增长之势;由于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侧重工业领域的改革而忽视了农业生产,20世纪80年代苏联粮食产量波动大,总体呈下降之势,故C项正确。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民主德国的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到1988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小轿车53辆,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500美元,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这些史实可用于研究(C)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B.苏联模式的弊端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D.欧共体发展历程解析据材料可知,民主德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民主德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和平演变”,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共体发展,排除D项。
2.在某一时期社会主义阵营的改革中,东欧各国的改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斯大林的亲信从政府中剔除,这些人适应不了新的政策,也不愿改变过去的政策;二是在不放弃共产主义社会原则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组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反映出(B)A.高压政治激起东欧各国的强烈不满B.东欧各国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C.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开始出现分裂D.东欧各国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解析据材料可知,东欧各国面对政治、经济日益僵化的现实,试图摆脱苏联模式下的僵化体制,故选B项。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