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这一笔名,既随母姓,又取“愚鲁而迅达”之意。鲁迅在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 大的读者。创作背景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有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情节,中国学生观看时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从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了像藤野先生这样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课文精讲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1,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2,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解析】1.从侧面表现出藤野先生生活俭朴。2.几乎被疑是扒手,说明他忙于教学而不修边幅,具有 朴素、平易可亲的优良品格。【段析】写与藤野先生相识。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3【解析】3.突出表现藤野先生专注、执着地研究骨学。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 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4,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5。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解析】4.“吃了一惊”是因为先生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自己没有很好抄讲义而让先生费神添改。“感激”的是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忱帮助,毫无民族偏见之心。5.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待学问的一丝不苟以及教导学生时的循循善诱。【段析】写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第一件事:添改讲义,表 现了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无民族偏见之心。。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 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 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6【解析】6.“我”口是心非,与前边“有时也很任性”相照应。【段析】写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第二件事:纠正解剖图,表现藤野先生对科学要求严格。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7。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解析】7.“不过是”表明只是达到了起码的要求,是不满意的。成绩“在中间”“没有落第”,为下文“匿名信事件”的发生埋下伏笔。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8, 没有这回事。”【解析】8.此处“很担心”“总算放心了”,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同时体现出他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品质。
【段析】写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第三件事: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9【解析】9.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也表现出他对这种野蛮的习俗丝毫没有嘲弄的意思,而是“叹息”地表示对中国妇女的同情。【段析】写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第四件事: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求实精神。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 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10,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解析】10.“却只翻检了一通”,表明其意图不在细察、求证,只是为事先的结论做一番演示。“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11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 样的成绩。末尾是 匿名。【解析】11.用反语“爱国青年”讽刺了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 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 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12【解析】12.回忆干事讥讽,悟出玄机。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 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 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13【解析】13.交代事情的结局。这是正义的胜利,是维护民族尊严的胜利。【段 析】写匿名信事件 。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又说明作者深感弱国国民备受歧视,从而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14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15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 有一个我。【解析】14.用“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当然”加以强调,突出了 此话逻辑之荒谬,表达了作者的满腔义愤与不平。15.“自然都是”,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妄自尊大的宣传可见一斑。一个“偏”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气愤之情。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16起 来。【解析】16.“万岁”“欢呼”说明“他们”的精神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出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 在那时 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段析】写看电影事件。作者的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写作技巧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本文以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自己爱国的思想情怀为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2.事例典型,特征突出。文中具体写了“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另外作者在描写人物时,采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简单的几笔勾勒,就甚为 传神。3.语言含蓄,感情浓厚。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惊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言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4年10月,参 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写作背景1944年2月25日,朱德的母亲去世,朱德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怀着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他追述了自己母亲的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母亲及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赞歌,在平静的叙述之中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课文精讲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1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 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2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3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4【解析】1.“标本式” 意思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具有勤劳、守旧的性格特点。2.“每天”强 调了天天如此。“天还没亮”“第一个”写出母亲早上起得“早”,突出了母亲的勤劳。3.母亲性格温厚和蔼,能和大家庭的每个成员和睦相处。4.概括小节,赞美母亲的品质。【段析】母亲的又一性格特点是任劳任怨,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5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6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 ,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 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 ,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7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8【解析】5.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很多人世代为地主耕种,尽管遭灾受难,也能忍耐,能经 受住煎熬。然而,灾难不会因为他们的“和平”而放过他们。6.“不得不”说明是无法忍耐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成群结队去“吃大户”。7.“没有灰心”突出了母亲坚忍的性格;“同情”“反感”写出母亲爱憎分明。
8.“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也有母亲对“我”的影响,间接地写出了 母亲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 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9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10【解析】9.“支撑门户” 写出了父母送“我”读书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摆脱压迫的强烈 愿望。10.“东挪西借”说明交学费困难,表现出“我”家的生活很艰苦。“直到……才……”说明借钱的时间之长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 我们抱了科 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11母亲 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解析】11.“瞒着”是怕母亲不理解“我”,会阻挠“我”的行为,结果没想到母亲却非 常支持“我”。反映了母亲明事理、识大体的性格特点。【段析】母亲是个识大体、顺大局的人,她支持“我”走革命的道路。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2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13【解析】12.这里的“不舒服”,是指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农民的一大特点,从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勤劳的美德。13.突出母亲“勤劳一生”的品质,照应开头。【段析】母亲坚持劳动。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14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15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16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17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解析】14.“独立”一词表明家里完全靠母亲自己支撑,写出了母亲的坚强和勤劳能干。15.两个“知道”表明母亲识大体、顾大局的品质。16.第一个“永远”写出了母亲对献身革命事业的儿子的思念;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牵挂与惦念。朴素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母子深情。17.“竟”字,含义 非常深刻,既写出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深情怀念,又写出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段析】母亲支持革命。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 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18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19【解析 】18.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说明母亲 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19.引用书信中内容,从侧面说明母亲老年时仍然热爱劳动。【段析】第二部分第二层:母亲支持“我”上学及走上革命的道路。第二部分:追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20【解析】20.“感谢母亲”的原因是: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 。“我”对母亲的感谢是多方面的。【段析】以深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予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感情真挚深沉,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第三部分第一层:概述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21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22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 和人民,尽忠于23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24【解析】21.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22.“创造了”说明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创造。23.两个“尽忠于”体现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24.本段结尾用“能”“ 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段析】作者把热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爱共产主义事业融合在一起。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段析】第三部分第二层: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的深恩的决心。第三部分: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自己继续革命的决心。写作技巧1 .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
作者没有用完整的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挑水挑粪”,她“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到晚年还“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这些都揭示了母亲勤劳的品质。母亲把不好吃的东西煮得“有滋味”“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这些分别把母亲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和蔼可亲的品质体现了出来。读完文章,母亲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2.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作者把对母亲的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在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比如:“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真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等。其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描摹。创作背景: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1928年夏天,苏联举办“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同年9月,茨威格随同奥地利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 》。课文精讲: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1,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2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正因为如此,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 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解析】1.作者刻意强调托尔斯泰相貌的“平淡无奇”,是为了突出他的思想。2.此处的几个画线句子抓住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细致刻画,毫不避讳,展示出他的容貌毫无美感可言。【段析】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部表情。永远流浪 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3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 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 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还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4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再看另一张照片,是他在同一些农民交谈。你假如不明真相,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农中间的列夫是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人,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 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场的所有人。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因此,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5【解析】3.将“天才灵魂”与“土头土脑”作对比,越强调他“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就越能衬托出其平淡的外表下的“天才灵魂”。4.从穿戴和职业两方面来说明托尔斯泰的相 貌平平。选取托尔斯泰的日常生活画面,从多角度举例说明他的普通。5.画线句从多角度展示出托尔斯泰普通的一面,意在说明托尔斯泰虽出生在贵族家庭,却心系民众,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段析】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6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 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7门终于开了,进来的 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8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 ?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9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10【解析】6.崇拜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见到的托尔斯泰形成巨大的反差。7.对拜访者的神态、心理进行刻画,意在突出托尔斯泰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8.亲眼见到的托尔斯泰,与上文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9.采用心理描写进一步突出来访者的失望。
10.“疑惑”“惊讶”“尴尬”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来访者失望的心理。【段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来访者失望。同时又是过渡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第一部分: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写作技巧:1.比喻夸张,巧妙运用。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作者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更加突显他的形貌特征。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我们带进无穷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寓意深刻、韵味无穷。2.欲扬先抑 的手法的运用:平庸丑陋的外貌,反衬犀利深刻的灵魂。托尔斯泰是作者崇拜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却用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崇拜的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与普通人毫无二致。可联系全文我们就会发现,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3.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表达效果: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美丽的颜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妇的次女,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而是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左明彻译。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她总是为人类为社会着想,自己却想得很少。居里夫人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下进行研究,致使有害物质严重伤害了身体,最终得了白血病。即便是这样,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也没有对自己一生所经受的磨难有丝毫的抱怨,也没有向社会要求什么。爱因斯坦谈到她的时候说:“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外,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方式。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以及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课文精讲: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 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比埃尔和玛 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儿,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 幼稚的,无一不有。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 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 象中,它是什么形状?”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1【解析】1.表现了居里夫妇对 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科学发展的极大热情。。……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2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 。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3【解析】2.这说明两位科学家为了科学实验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把献身科学作为极大的乐趣。3.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和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境界。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 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4【解析】4.形象而又细致地表现了两位科学家对自己实验成功的喜爱程度。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段析】第三部分: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她以事业的成功为乐。写作技巧:1.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作者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课文中不仅引用了居里夫人大量的话,还生动地记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2.饱含着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作为传主的女儿,作者对母亲伟大而艰辛的人生经历充满敬爱和感叹,这使得她在记述中饱含个人感情。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浓烈情感需要我们仔细体味。例如:“玛丽只用一句话——一句她常常当作箴言说的话,一句比一部书更能表现她的性格、生活和使命的 话——结束了这次会谈:‘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的确最能代表她的科学精神,作者给这句话加上了两个修饰语,说明居里夫人就是坚持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科学职守的,这 是一个献身科学的人的箴言,所以作者饱 含感情地说,就是一部书——就像自己倾心而写就的这本《居里夫人传》——都不如这句话能够这样深刻准确地昭示一个科学巨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