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课前导入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非常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了呢?
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背景介绍
字词乐园上下/上中下结构卒业zú卒我会认
féngzú字词乐园逢卒我会写
十年打工还(huán)家乡,家乡还(hái)是旧模样。还还乡还是háihuán太白感其意,还(huán)卒业。字词乐园多音字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课堂集中营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堂集中营《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精神的鼓舞而改变心意,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学习思考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课堂集中营世世代代相传放弃。这里指中途辍学。译文: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课堂集中营为什么要写李白“未成,弃去”?此处“未成,弃去”与故事结尾处“还卒业”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老婆婆铁杵成针的意志对李白的影响极大。学习思考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课堂集中营这。文中指磨针溪。年老的妇人正在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课堂集中营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译文: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课堂集中营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学习思考
起因—读书未成,弃去持之以恒终有大成铁杵成针课堂集中营经过—逢老媪磨铁杵结果—感其意,还卒业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只要有恒心,功夫下得深,没有不成功的。课堂小结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实战练习1.过是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磨铁杵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