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卷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模拟卷一

ID:1267434

大小:84.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7-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下)语文模拟一、积累•丰富家国底蕴(25分)1.(10分)归纳学习是一种好方法,下面是小华归纳的诗歌类型,请补充完整。即景抒情①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②,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思乡怀乡“谁家玉笛暗飞声,③”(《春夜洛城闻笛》),听到深夜吹笛,勾起李白无尽的乡思:“马上相逢无纸笔,④”(《逢入京使》),远赴边塞,偶遇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忧时伤时⑤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托物言志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借“落花”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诗是:“⑥,。”登高悟理王安石《登飞来峰》与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均为哲理诗,都是明写登山的感受,实则谈论人生哲理。前诗中“⑦,”表达“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道理;后诗中“⑧,”两句诗表达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的道理。(1)惟解漫天作雪飞(“惟”)(2)荡胸生曾云(3)散入春风满洛城(4)凭君传语报平安(5)隔江犹唱后庭花(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2.(8分)摘抄批注是一种好习惯,下面是小华批注的内容,请你帮他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凌子风导演的影片《骆驼祥子》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编,所以这不妨碍影片带人们重回那个世态炎凉的老北京。但比起“丑陋横行”的原著,导演终究还是从审“美”角度淡化了祥子的①(duò)落。其实想来,电影和书的主旨是有差别的。书要说明的是:畸.②形的社会能使好人变坏。它吞噬了()的好人,祥子最后成了()的骗子、一个地道的坏人,社会上又多了一个蛀虫。这样的结局,使人不会对祥子产生同情而()社会。但影片不同,导演强调了人物的悲剧性。祥子最后并未成为一个坏人,他只是变得麻木不仁了。于是观影者将不断地为人物的悲剧而感伤。(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A(A.堕B.坠)②B(A.qíB.jī)(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3分A.懦弱可耻质问B.羸弱可耻质问 C.懦弱可恶询问D.羸弱可恶询问(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3分A.因为这不妨碍影片带人们重回那个世态炎凉的老北京。B.尽管这不妨碍影片带人们重回那个国泰民安的老北京。C.虽然这不妨碍影片带人们重回那个世态炎凉的老北京。D.不过这不妨碍影片带人们重回那个国泰民安的老北京。3.(7分)同学们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后在“小组名著阅读”交流群中,分享了各自的阅读体验,请你参与交流讨论。小语:《海底两万里》中的险情读来惊心动魄。尤其是“诺第留斯号”遇到大冰山,冰山翻倒把所有出口都堵住了。这样的情节想想都可怕啊!小文:是啊。好在船员们用铁锹凿冰,吸引鲨鱼冲撞冰层,用热水融化冰层,最后利用重力使冰层破裂,摆脱了困境。小华:尼摩船长博学自信、愤世嫉俗,但同时也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我:(1)小文提到船员们摆脱困境的方法中,哪一项没有在书中出现?2分“诺第留斯号”遇到大冰山时,尼摩船长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并且让“诺第留斯号”用自身重量的来回冲撞,冲破冰层,并没有“吸引鲨鱼冲撞冰层”这一情节。(答案)吸引鲨鱼冲撞冰层(2)请你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评价尼摩船长这一人物形象,来回应小华。5分小华:尼摩船长博学自信、愤世嫉俗,但同时也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我: (答案)示例:我不认同你的评价。尼摩船长并不孤独,他跟船员们像亲兄弟一样,给死去的船员举办隆重的葬礼;他也有陆地上的朋友,在地中海给潜水朋友金块,资助他们。在冷酷的外表下,他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对于进攻的土著人,他只是吓退而不伤害;看到采珠人遭到鲨鱼袭击,他立刻与鲨鱼搏斗勇救采珠人;在南极海域,帮助长须鲸抵御抹香鲸;在大西洋碰到大章鱼时不顾危险救尼德•兰。二、阅读•传承家国文化(65分)4.(22分)“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人传统七雅。请阅读有关“棋”的古诗文,完成问题。【甲】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乙】王积薪①闻棋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东五南十二置子矣。”妇曰:“西八南十置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④。”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自以为不及也。至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莫得而解矣。【注释】①王积薪:唐玄宗时的著名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下文“妇”的婆婆。④伏局:这局棋认输的意思。(1)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手法描绘了江南夏季雨天蛙鸣的夜晚景象。B.“家家”“处处”两个叠词写出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以屋外热闹反衬屋内寂静。C.第三句点题,“有约”点明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1)A.有误,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不是律诗;BCD.正确。故选:A。(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方法解释(填文字)自谓.天下无敌【语境推断法】①认为既.灭烛【查字典法】A.连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B.副词,已经,……以后。C.既然。②副词,已经,……以后东五南十二置.子矣【课内迁移】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③放尔.败矣【参考成语】尔虞我诈④你(3)用“/”给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分)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分析】句意:他要到京师游历,在一所旅店住宿。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将游京师/宿于逆旅。(1)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②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自以为不及也。【分析】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宵,夜晚;遣,排遣,打发;棋,下棋,对弈。句意:美好的夜晚难以排遣,可以下一局棋吗?②句中重点词语有:意思,用意,想法;不及,比不上。句意:王积薪暗暗记住,第二天将婆媳的棋势重新摆试一遍,发现自己的棋艺比不上这二者。【答案】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排遣,可以下一局棋吗?②王积薪暗暗记住,第二天将婆媳的棋势重新摆试一遍,发现自己的棋艺比不上这二者。(2)甲诗中“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试说说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4分)(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细节描写的作用。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答案】焦躁、怅惘在棋盘上轻轻敲打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敲”一个字,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表达了诗人落寞、失望、的心情。(孤独寂寞茫然若失)(3)乙文与欧阳修的《卖油翁》有相似处,结合文本说说他通过“闻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从“谓天下无敌”,充分说明王积薪夜郎自大,不谦虚谨慎.媪妇的技艺都比他高,说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启示我们,艺海无涯,学无止境,不可夜郎自大。【答案】示例:王积薪曾“自谓天下无敌”,但听了一对婆媳的对弈之后,认识到了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或强中更有强中手,有一点本领不可骄傲自满,学无止境。)【译文】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认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在一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的老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儿媳妇,说:“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局势,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至今棋图还在那里,世人没有能解开的。5.(22分)“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百姓开门七事。请阅读有关“茶”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根据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成就了饮茶之道,这是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些因素都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陆羽作《茶经》,鼓吹茶道,推动了茶饮的盛行。而茶之流行,除了交通便捷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宋代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会导致表面的泡沫不匀。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材料二】“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福建是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日常生活。毫不夸张地讲,福建人对于茶的热爱,真的是拿它当日常粮食在吃一样,男女老少皆宜。不管做什么事,喝一杯茶先。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材料三】 福建不同茶叶的功效对比表茶叶名称类型功效副作用武夷山大红袍乌龙茶提神醒脑,健胃养胃,防辐射,防龋齿,利尿。多喝易腹泻、失眠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提神消疲、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利尿。过量饮用易加重上火症状安溪铁观音乌龙茶抗癌症、抗动脉硬化、生津止渴、清热降火。多喝易失眠多梦、刺激肠胃福鼎白茶白茶促进血糖平衡、明目、保肝护肝。影响铁的吸收,易失眠【材料四】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喝茶有助于培养俭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终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喝茶更能喝出和睦。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1)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早期的茶叶属于药品或菜蔬,饮用方式比较古朴,添加香料与佐料煮喝,类似煮蔬菜汤。B.点茶茶道出现于五代末至明初,迎来中国茶文化第二个高峰,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C.福建乌龙茶起源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其中,工夫茶的出现,导致小紫砂 壶的流行。A.茶叶已经成为文化使者,销往世界各地,影响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1)ABD.正确。C.有误,结合原文“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可知,此项“福建乌龙茶起源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理解有误。故选:C。(2)请根据材料一说说唐代迎来茶文化第一个高峰的原因(3点)。(4分)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②陆羽的《茶经》中对茶道的鼓吹;③唐朝禅教大兴,很多寺庙推广喝茶。(3)请根据材料二说说“福建茶文化”的特点(4点)。(5分)①福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②现代福建茶文化几乎占据茶乡人的日常生活。③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④福建乌龙茶市场占比份额最大。(4)福建人爱喝茶,你的邻居李奶奶血糖高、牙齿不好,李爷爷易口干、爱上火,请你根据材料三,在他们喝茶时给他们一些建议(至少三条建议)。(4分)建议李爷爷适当饮用安溪铁观音;建议李奶奶适当饮用福鼎白茶。但不管什么茶叶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大量饮用。(5)你所在的小组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采访记录和材料四概括出“茶”受欢迎的原因(4点)。(6分)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①饮茶环境能够突出传统茶文化特色;②饮茶能够缓解压力;③有很好的保健作用。④茶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6.(21分)包粽子是端午民俗文化,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栖在粽叶上的母爱①故乡有个传统,每逢端午、中秋和春节,俗称“三大节”,都要吃粽子。此时,碧绿、轻盈、寂寂无闻的粽叶,就会派上大用场,它们是包裹粽子的最佳“外衣”。②我家屋后的黄土坡上,有一片粽叶林。粽叶采摘的最佳时间,是在农历的七八月份。时候一到,母亲每日便都要顶着似火骄阳,去采摘粽叶。粽林又高又密,高得转眼间就将母亲淹没;密得连风都钻不进去,酷热难耐。可每每母亲进林,总要在里面待上大半天,双手不停地翻飞劳作,直到背后的竹筐被盛得满满。每次出来,母亲都会浑身汗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可她顾不上休息,简单擦擦汗后,又要弯腰低头。“三大节”前夕,母亲会将干粽叶拿出来一些,挑去附近的村庄叫卖。在乡下,干粽叶很廉价,一斤最多一块钱,可对母亲来说,已然十分满足和欣喜了。卖过粽叶后,母亲还要去镇上 集市卖自己包的粽子。③母亲是包粽子的行家,煮好的粽叶经她双手一叠,便有了漂亮的尖角漏斗,舀.入早早拌上花脸豆、红豆、枣子的糯米,压.紧捏.实,再取.一根细麻线,一端用牙齿牢牢牵.着,一端在粽身“打个滚”,一个棱角分明、修长、漂亮的粽子便利落地“结”在了麻线上。接下来,会结出第二个、第三个……成了一串。母亲包的粽子特别紧实,煮熟捞起,剥去粽叶,插上筷子,就能举着吃,绝不会松散开。味道更是没得说:一口咬下去,劲道无比,香糯至极,若再沾上些细糖,则甜糯入喉进肺,口感更佳。④到了“三大节”最为隆重的春节,家家都需要足够多的粽子,可镇上有不少商户不会包,还有的嫌烦,不愿去包。只想吃现成的他们,便会给钱请母亲帮着包,少的五六十个,多的几百个,糯米和馅料都是他们事先买好的,母亲等于是赚点包粽子的“手工费”。⑤由于订购量较大,母亲只好不分昼夜地包,尤其年关将近,我半夜起床,还能看到她弓着腰、低看头,在油灯下忙碌着。冬夜寒冷漫长,母亲脚边取暖的炭火盆早已熄灭,可她却浑然不知。母亲面前的糯米似乎永远都包不光,堆在桌上的粽子,如同一座座“粽山”,将她压得一刻也抬不起头来。直到年纪大了,视力模糊不清了,牙齿也快掉光了,母亲才不再给人包粽子。但她依然坚持给儿女们包,每年我们兄妹三人回去过年,离家时,她都要给每家准备一大篮子粽子,这些粽子随着我们,从故乡走向不同的城市。⑥我们都有一个遗憾,谁也没能学来母亲的本领,包出来的粽子,无论外形、味道,都远不及母亲的。有时,小妹还怪她当年没好好教会我们,母亲则说:“会这个,算什么本事呀,你们把书上的知识学好,那才叫真本事。”我们仨没有辜负母亲,都算把书读好了,离开乡村在城市安身立业。但细想,在过去那艰苦的岁月里,父亲过早离世,若没有母亲的辛勤无怨付出,边务农耕种,边琢磨出一条粽叶“致富经”来供养我们,我们又怎能按时交上学费,顺利读上书,从而能有今天呢?母亲才是那个有真本事的人呀!⑦年复一年,老家屋后的粽林总是郁郁葱葱,一坡碧绿,那永不凋敝的颜色,是故乡的底色,更是母爱的底色。母亲不就是那一片片粽叶吗?一生无求,寻常无奇,但却总能用爱紧紧包裹我们,想方设法地为儿女们撑起一片远航的风帆。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每年一到农历的七八月份,母亲便每日都要顶着似火骄阳,去我家屋后黄土坡上的粽叶林采摘粽叶。B.母亲直到年纪大了,视力模糊不清,牙齿也快掉光了,才不再给人包粽子,但仍坚持给儿女们包。C.本文运用顺叙,记叙了“我”从少时年幼到在城市工作,母亲年年忙碌包粽子的事件。以议论抒情作结。D.本文第⑥段“母亲说,会这个(包粽子)算什么本事呀”意在说明母亲对她自己从事的包粽子劳作有种自卑感。 依据⑥段“母亲则说:’会这个,算什么本事呀,你们把书上的知识学好,那才叫真本事‘”可知,”意在强调母亲希望“我们”能把知识学好。故选D。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至少写3点)。6分【答案】母亲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从文章中②段“在乡下,干粽叶很廉价,一斤最多一块钱,可对母亲来说,已然十分满足和欣喜了”可以看出;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从文章中③段“母亲是包粽子的行家,煮好的粽叶经她双手一叠,便有了漂亮的尖角漏斗,舀.入早早拌上花脸豆、红豆、枣子的糯米,压紧捏.实,再取一根细麻线,一端用牙齿牢牢牵.着,一端在粽身“打个滚”,一个棱角分明、修长、漂亮的粽子便利落地“结”在了麻线上。接下来,会结出第二个、第三个……成了一串”可以看出;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从文章中②段“时候一到,母亲每日便都要顶着似火骄阳,去采摘粽叶”“每次出来,母亲都会浑身汗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可她顾不上休息,简单擦擦汗后,又要弯腰低头。“三大节”前夕,母亲会将干粽叶拿出来一些,挑去附近的村庄叫卖”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疼爱儿女,有远见,希望儿女读书成才的人,从文章中⑥段“母亲则说:“会这个,算什么本事呀,你们把书上的知识学好,那才叫真本事。”我们仨没有辜负母亲,都算把书读好了,离开乡村在城市安身立业……我们又怎能按时交上学费,顺利读上书,从而能有今天呢?母亲才是那个有真本事的人呀!”可以看出;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1)每次出来,母亲都会浑身汗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从描写角度赏析)(2)舀.入早早拌上花脸豆、红豆、枣子的糯米,压.紧捏.实,再取.,一根细麻线,一端用牙齿,牢.牢牵着一端在粽身“打个滚”,一个棱角分明、修长、漂亮的粽子便利落地“结”在了麻线上。(赏析加点词语)(1)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劳作后满身是汗的样子,描绘出母亲劳作时候的艰辛。娴熟技艺的赞美动词(2)“舀”、“压”、“捏”、“取”、“牵”这一系列动作/这几个富有表现力的出母亲包粽子动作的娴熟,体现母亲的心灵手巧,表达作者对母亲,生动地写。3.文章以“栖在粽叶上的母爱”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至少写三点)6分【答案】①作为(情感)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围绕摘粽叶、包粽子、卖粽子,刻画一位心灵手巧、勤劳质朴、关爱子女的母亲形象;②“栖”字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母爱”当作“鸟”一类的物来写,标题新颖独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点明中心(揭示主要情感),表达对母爱的感激、赞美之情。 三、写作•赞颂家国情怀(60分)7.(60分)故乡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坐标。对家乡的眷恋,是你我心中永恒的情怀。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我的家乡我的爱”专刊,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投稿。栏目内容选择(任选一项)写作要求风景名胜描绘家乡自然山水寄托独特情思(1)请你任选一个栏目投稿,再根据你的选择谋篇布局,注意表达得体;(2)自拟题目,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家乡物产介绍家乡风土、物产等展现家乡特色凡人小事记录身边平常的人、事感受家乡温情【分析】本题考查话题作文。要求以“我的家乡我的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写一篇写景的散文,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描绘家乡自然山水,寄托对家乡的热爱。可以写一篇名人传记,选择当地的一位名人,再现本土名人生平轶事,展现其人物品格精神。可以写一篇通讯或者是新闻特写,选择身边的凡人小事,记录身边平常之人之事,了解小我大爱之情。还可以写一篇评论,报道衢州活动新闻现场,评论家乡发生的大事,对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赞美之情。任选一个角度和文体,再根据你的选择谋篇布局,进行写作即可。【解答】家乡的秋天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秋天。你看,高高的天空一碧如洗,蓝得像一汪海水,像一条蓝绸子,也像一颗用水洗过的蓝宝石。在天空中,镶嵌着许多细碎而洁白的云朵不停地在飘动,恰似一只只海水里游动的小鱼。大雁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整整齐齐地飞过天空,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风景画。秋天的田野里热闹非凡。瞧!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稻子金黄金黄的,好似铺了一张金毯,微风一吹,稻子就弯下了腰,好像在向农民伯伯们鞠躬,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那高粱举起了火把,在田野里宛如一个个染了红发的亭亭玉立的少女。树林里,梧桐叶纷纷打着旋儿落下来,浮在水面上成了蚂蚁的小船。枫叶火红火红的,远远望去,就像燃烧的火焰。微风轻拂,枫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好像一只只小手拍着,拍得手都红了。偶尔有几片落叶,犹如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菊花开了,有的像洋娃娃那金灿灿的头发;有的像我们心中那团热乎乎的火焰; 有的层层叠叠,洁白的像一团雪;还有的好似妈妈手中那毛绒绒的线团。许许多多的菊花竞相开放,芳香扑鼻。桂花也心花怒放,那一朵朵小小的、黄黄的花,虽然外表不美,但是,桂花的香味,太迷人了!果园里硕果累累,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挂枝头。金黄的橘子沉甸甸地缀满枝头,好似迷雾里的火球,又像是顽皮的小孩扒开绿叶,露出圆圆的小脸,一个劲地向你点头微笑。葡萄呢!更加晶莹剔透了,仿佛是用水晶雕刻的。秋风一吹,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秋天,拥有了独特的美丽和无可比拟的神韵。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家乡的秋天尤其美丽。我爱家乡的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十里。家乡的秋天,你令我赞叹不已!【点评】本文为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段用三个比喻句直接点明自己对故乡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总领全文,并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主体部分以五个并列段从秋天的天空、田野、枫叶、菊花、果实五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景物,表达我对故乡秋天的喜爱。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直抒胸臆,再次表现自己对故乡秋天的热爱与赞美。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