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案(语文S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两小儿辩日教案(语文S版)

ID:127736

大小:1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科学与发现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两小儿辩日》《种瓜得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是精读课文,《飞天圆梦》《童年的发现》是略读课文。《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离地球的远近问题。双方争执不下,孔子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飞天圆梦》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不懈追求。《种瓜得豆》是一篇儿童科普读物,说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这五篇课文涉及的范围既有古人、今人,又有儿童、科学工作者。有的讲述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探索;有的展现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展现了科学工作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去学习,去探索。本单元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科学知识的,认真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科学精神”为专题。单元前的导语以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作了点拨和提示。课文后面的思考题都有涉及专题训练的阅读要求。精读课文都安排了朗读训练,有的还安排了背诵训练,使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感悟文章揭示的道理。“语文百花园”内容丰富,有词句的训练,有对课文表达方法的感悟;有科学家名言的积累,有提高学生动手和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小产品 • 大推介”,还有以“我的一次科学尝试”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说明的道理,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启迪。随文识字17个,会写生字10个。10 两小儿辩日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言文不仅叙述事情层次清楚,而且还蕴含着道理引人思考。学习这则文言文的目的:让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理解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要多读精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帮助学生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搜集孔子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读题存疑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古文。(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齐读题,理解:“辩”——争辩、辩论,“日”——太阳。学生质疑: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他们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通过对“辩”和“日”字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提出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教师范读课文。(语速较慢,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便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2、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老师帮助解决难读的语句。3、读课文,对照课后注释、查字典,自己尝试弄懂课文中句子的意思。4、学生复述故事,老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5、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古文的学习,先要读通、读顺、读熟,再求理解、翻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由于有注释的帮助,本篇古文学生基本上能够自己读懂,当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辩斗”的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辩斗”的理由: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由于两小儿观点不同,看太阳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两小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我们分组来读一读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弄清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在反复的品读中感受两小儿说话有理有据。】3、开展“辩斗”。(1)理解“辩斗”的意思。(争辩、辩论、辩驳)(2)学生反复诵读两小儿“辩斗”的内容。(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3)小组合作展开“辩斗”。激烈的“辩斗”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请你与小组的辩友合作,好好练习。(4)请两学生上台当两小儿进行“辩斗”,老师友情出演孔子,师生一起上演一出《两小儿辩日》。4、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1)两小儿的观点,孔子赞成谁?反对谁?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2)介绍孔子,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3)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辩斗”这一环节巧妙地再现故事的情境,使平面的、静止的文本变得可感、可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仅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语言,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感悟。】四、评价人物,抒写感受1、读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你喜欢这两小儿吗?为什么?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2、结合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能力。因此,让学生谈谈两小儿和孔子,写一写自己感受,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表达欲望。当学生理解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后,就可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五、尝试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1、抄写生字。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早晨                           中午              近     大  车盖                盘盂   小   远             远     凉  沧沧凉凉            探汤   热   近 课后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见两小儿辩斗(    )        而日中时远也(     )孔子不能决也(    )        及其日中如探汤(    )2、按要求写句子:《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                             两小儿辩斗各自的理由是:                                          3、翻译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孰为汝多知乎?3、两小儿辩斗表现了两小儿                         的精神。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                                  补充建议:1、朗读、背诵。小学生接触文言文很少,教学时要重视学生朗读。教师先通过范读课文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再指导学生用文言文的朗读方法自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理解内容,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演、练,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使得作者、学生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得到交融。培养其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3、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发表自己看法,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对语言敏锐的感悟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