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1.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新课伊始,利用数字卡片组除法算式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初步感知算式中各数的关系是相互的,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2.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形成自学能力。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学中结合除法算式设计小组同学自学倍数与因数的概念的活动,并通过知识的迁移,要求学生利用18的乘法算式说说谁是18的因数。这样学生在阅读、质疑、交流中,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1.用下面的数字卡片组除法算式。
(生认真观察并列出算式)
2.导入:可别小看这些除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就在这里。
设计意图:通过组除法算式,为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提供准备,同时沟通与新知识的联系。把学生引入新内容的情境,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学生独立把上面的算式分类,并阅读教材5页的内容,自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通过讨论明确: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2)在这节课我们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二者不能混淆。
3.汇报:
(1)看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出示算式c÷a=b,(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让学生说说在这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阐述因数和倍数时,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一、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出示教材6页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提问:怎样去找18的因数呢?(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汇报)
(2)汇报:第一种方法,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第二种方法,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
(3)讨论:无论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在思考时都要注意什么?(要从最小的数找起,都是非0的自然数)
(4)书写:在书写一个数的因数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一头一尾地成对写因数,这样做不容易漏写)
(5)介绍集合图:18的因数也可以像这样表示,如图:
18的因数
我们称它为集合图,这就是用集合图表示因数的方法。
2.练习。
教材7页2题(1)。
二、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提出问题:(出示教材6页例3)
你想怎样找2的倍数?(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汇报)
2.汇报:通过乘法算式找2的倍数,得出2的倍数有2,4,6,8,10,…
3.质疑。
(1)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
(无数个,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写不完,所以后面用省略号表示)
(2)你还能找到3的倍数吗?说说看,能说完吗?3的最小倍数是多少?最大倍数呢?(引导学生用省略号表示无限,进一步体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从它的1倍数开始找,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练习。
教材8页7题。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学生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学到互学,体现了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理念。
⊙巩固练习
1.判断。
(1)35是倍数,7是因数。( )
(2)12的倍数一定大于12。( )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等。( )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5页“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材7页4题。
⊙课堂总结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布置作业
教材7页1、3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的倍数有2,4,6,8,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