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ID:128238

大小:15.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设计说明 长方体的认识既是学习长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复习铺垫,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以及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能识别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开阔。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整个设计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年级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本设计在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 不同的长方体模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由平面图形引出立体图形。 (1)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形。 师:说出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答后,师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 (2)课件演示由平面图形得到立体图形的过程:用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 师指着长方体问:这还是长方形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2.在讲桌上放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 师:它们和平面图形一样吗?(不一样) 师: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其中,铅笔盒、书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还能说出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设计意图: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矛盾的焦点上迅速展开,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①利用长方体纸盒介绍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借助长方体纸盒,边指边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围成长方体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长方体的面;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长方体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②同桌互动: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一个同学指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另一个同学说出其名称。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①通过操作和演示,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 师:要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我们就要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探究。请同学们拿着长方体,仔细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引导学生按照方位有序地数) 生:长方体有6个面。(板书:6个) 师: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生讨论)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2个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好,现在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那么这6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请看屏幕。[课件出示用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活动框架,再用纸糊上6个面(用三种颜色涂6个面)]演示时,将相对的面取下叠放在一起。 师:看了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②通过操作和演示,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和观察,我们知道了长方体面的特征,下面我们来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长方体棱的特征要根据棱的条数和长短去探究。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有序地数出12条棱。(板书:12条)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平行且相等,这些棱共分三组。(板书:相对的棱的长度平行且相等) 注:没有课件的教师可用实物操作演示,把用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活动框架一一拆开进行演示。(铁丝分别用三种颜色) ③通过操作和演示,探究长方体顶点的特征。 通过课件演示得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板书:8个) (3)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操作与观察中进行感知、思考、分析,初步得出结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性学习的材料,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课件的演示,观察、探究、发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2.教学例2。 师: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要求长方体12条棱的总长度,只要量出哪几条棱就可以了?为什么?(启发学生只要量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那么你们知道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什么吗? 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的面。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6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6) 师:你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上的数字) 正面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2)展示从右上方观察这个长方体所看到的图形。(屏幕上显示立体图形) 师:从这个立体图形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我们用虚线表示)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21页1、3、5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布置作业 教材21页2、6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