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基于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小动物都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大象不安起来,进而用两根竹竿撑起耳朵。由于撑起耳朵给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着”。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3.学情分析
大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孩子们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大象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
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对这些句子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会认“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痛”2个字。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评价任务
1.本节课从图片和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动物耳朵的兴趣。
2.借助图片、动作,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新词,把字、词、句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3.通过自读、指名读、情境表演、齐读等方式读好文中的问句,感悟文本。
4.通过朗读大象的话,让学生感悟大象想法的改变。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环节二
自由读文,
认识、书写生字
活动一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喜欢他们吗?(出示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想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吗?
2.板书题目:大象的耳朵,学生书空,齐读。
通过图片吸引学生兴趣(评价任务一)
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认读理解字词,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学习书写生字。(评价任务二)
活动一
1. 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
的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出示句子,读准句子,读准多音字“扇”“似”
3. 出示词语。借助图片理解认读词语,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做动作理解词语,开火车读生字。
活动二
1.学生观察“扇”“痛”,交流。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习。
(完成目标一)
环节三
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整体感知
1.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呢?
2.自读第2—8自然段,想一想:
⑴大象在散步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⑵边读边用“——”画出小动物们对大象说的话。
3.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演一演。
4.默读第2——8段,用“﹏”画出大象说的话。大象现在的想法是什么?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文本
(评价任务三)
(二)感知理解
1.大象想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他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呢?
2.默读第10---12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大象的耳朵是有病了吗?
3.大象经历了两次改变,他最后又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来。
4.大象的想法为什么又改变了呢?
(完成目标三)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评价任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