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⑴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液体能互相混合,混合不同的物质能形成新物质的科学事实。
⑵科学探究: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液体,如清澈、流动、油腻等;能根据液体与水混合后的特征进行简单分类;运用演示、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和结果。
⑶情感态度: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液体;教师准备的有结构材料:油、红酒、洗洁精,部份工具:搅拌棒、汤匙等,记录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⒈谈话: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材料,你带来了什么呢?在家里你对它们作了些什么研究呢?你能向其他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科学课程提倡终身教育,因此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些科学探究,既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动员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
⒉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所带的液体。
⒊谈话:哦,你刚才介绍时主要介绍了××的××。想一想,还能介绍些什么呢?
对呀,我们还可以介绍××的××。
(相机总结:①可以介绍特性、用途;②家里的液体不能乱尝,等会儿研究中想要品尝的话,要得到老师的同意。)
(上节课已经认识了液体的一些性质,而对于科学名词、认识方法的运用能力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景来培养;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
⒊我们在向其他人介绍物体的时候通常要介绍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性质以及它的用途。我们今天所带的××、××等都是液体。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到这些液体。××同学你带的是什么液体呢?(洗洁精)你能介绍一下平时你是怎么样用这个洗洁精的吗?
我们常常把洗洁精混入水中,那么其他一些液体和水混合又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研究吗?揭题: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二、学习新课
⒈提问:研究之前,把你的液体和水混合后会一样?会是什么样的?请把你们的猜测在记录纸上写出来。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预测结果的能力很重要,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
⒉讲述:交流完了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小小化学家。待会儿研究时不要把你的液体一下子都用完。如果在研究中感觉还缺什么的,可以到老师这里来看看,说不定我带了。还有不要忘了把你看见的记下来。
⒊学生探究活动。
⒋提问:谁能把你的研究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呢?
⒌学生演示他们的新混合物,解释混合是怎样进行的,并描述新性质。
回答:
在与水混合时,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与水混合后,液体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和你原来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你们组的液体倒进水里去后有几种情况呀?
⒍提问:有的液体能溶解在水中,有的液体不溶解在水中。不溶解的液体你有办法使它溶解在水中呢?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⒎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用搅拌棒能使不溶解的洗洁精溶解在水中。油搅拌后也不能溶解在水中。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油溶解在水中呢?试试。
三、评价活动
总结:今天谁带的液体最有趣?谁在小组里研究最积极?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如果是生硬地进行评价,学生不感兴趣,会走过场。也许对学生更多的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会好些。)
四、后续研究
⒈其他液体混合后也会这样吗?你有什么新发现?用你们的液体试试。
⒉调查日常生活中,哪些液体互相混合成为有用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