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和地位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1)充分利用现实生活题材,加强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借助“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作形象支撑,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多样化的认识过程,突出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灰太狼和喜洋洋一起去了超市,超市里的东西真多,大家注意观察,这超市里也隐藏着不少的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信息)看图,这些信息中有我们没学过的数字吗?上来指一指。(学生上台指出小数)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按数的特征分一下类呢?
有谁知道右边的这些数是什么数?(及时评价学生,真聪明)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奥秘。(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究,教学新知
1.初步认识小数。
大家注意观察,在这些数中都有一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就是这个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现在大家认识了什么样的数是小数了吧?既然认识了相信大家一定也会读的,试着读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好,谁乐意读给大家听,(一生展示读法)
师小结:对,在读小数的时候,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大家会了吧:好老师考一考大家
我会读:
7.5
0.4
11.11
9.05
10.00
29.29
小数会读了,相信大家一定也会写吧,来试着把这些小数写出来;
我会写小数
十一点十一
八十八点零八
零点二二
(幻灯片练习写小数,孩子在本子上写)
2、认识小数的意义
现在孩子们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都没问题了,我们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好吗?
孩子们,你们都知道1元=10角,现在老师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之几元呢?(1/10)元,大家知道吗,这个(1/10)元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1元。那么3份是几分之几元呢?用小数表示是0.3元。
很好!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我们知道1元=10角,那么1元=( )分呢?生回答。
如果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01元。其中的3份就是3/100元,0.03元。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的。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现在大家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好,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
三、巩固应用:
我会填: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分米
1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分米是(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
1厘米是(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厘米是(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18厘米是(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用小数表示。
2元3角4分=( )元
4角7分=( )元
8分=( )元
6分米=( )米
3米6厘米=( )米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老师适时补充)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像0.1、13.13、0.2、1.05……这些数都是小数。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
小数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只需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可。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小朋友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既然是初步认识,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本节课,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能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整节课,从“生活情境”起始,引领学生走进数学里的生活课堂。
一、从实际生活中精选数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超市中的商品,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数等,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现实中孕育着小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二、让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中发生、发展并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本节课通过鼓励学生读小数和启发探究式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次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正迁移作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运用1元、1角,根据元角分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
三、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回归生活。
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学生自身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中 “活”的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经验积累,设计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题目:彩笔的价格,3米6厘米可以用3.06米表示…这样的练习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小数,感悟小数。在生活实际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