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春酒》,我今天这节课是课后说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基于以上要求,以下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春酒》是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描写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使他们进一步发现生活的美。本文介绍了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
(2)感受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品味重点词语和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做一个热爱生活发现美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教法分析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四步阅读法:①默读课文,解决生字。 ②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③ 美读课文,品味欣赏。 ④诵读课文,体会深情。
2、发现阅读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朗读法:因为本文饱含深情可以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朗读教学是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朗读一直贯穿在学习过程中(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2、自主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五、学情分析
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古诗中思乡的名句有一些积累,对通过细节措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已有了解,应该能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说说理由。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好,洋节也好,都有它的文化内涵。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大大小小的节日在一天天长大。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同学们最盼望的无疑是春节。春节不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压岁钱,可以买很多想要的东西。但每个地方过的风俗又不尽相同,那么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琦君的《春酒》。
设计意图:采用谈话法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民俗洋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能力
2、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材料:
这样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中培养学生搜集,删选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
3、简介作者:(出示幻灯)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以她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副中国农村社会的朴素生活图景。琦君的作品,有与人不同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挚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笔致婉约,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二、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
接力读字音,接力读课文(这样训练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注意力)
三、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研讨课文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总结,写出交流。
这样训练:引导学生带问题限时读书
(二)在这几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总结,写出交流。
(三)母亲 、“我”、 阿标叔 、乡邻。给这些人拍照片或绘制插图,并总 结这些人物的特点,朗读或复述你选择的理由(男女分工)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的人的情感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分析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及时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体会进行表扬和鼓励,提倡学生在自我欣赏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学生在分析中自己发现文章的细腻生动和作者饱含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和段落,加深对这一语言特点的体会,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强调: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人物形象,把事情写的富有情趣,我们把这种描写方法 。说出几种常见的细节描写,从学过的课文中找。
(四)课堂练习(任选一题,字数200左右)
1、观察你身边的同学,通过细节描写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猜猜他是谁。
2、观察一个老师讲课的情形,写出老师的细微动作。
3、今天你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你了,写出你当时的心理。
写完后学生交流评价
四、迁移扩展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1、几十年过去了,作者把当年的事记得那么清楚,这些事渗透了作者的什么情感?那一句最能体现?读出来。
2、作者是一个把故乡带在身边流浪的人,她为何不常回家看看,以解思乡之痛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时政,预测未来。
思乡是远离故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思绪,叶落归根,这是人之常情,对故土的眷恋,是任何人也无法割舍的情感。你读过这类作品吗?把你所读作品的内容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交流:
师提供相关作品(幻灯显示)
1、人是把家园带在自己的身边流浪的,——《忧郁的热带》
2、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总结(幻灯显示)
故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就是我们生命的根 ,出门在外的游子,谁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呢?,正是因为这故乡的根,虽然与故乡隔山隔水,这个无数次在笔墨间寻找归乡之路的女子,但依然可以和故乡心心相印。
六、作业:
1、积累“思乡”的诗句。
2、写一写 ,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想家的小片段
七、板书设计:
春酒
过新年 喝春酒 喝会酒
怀旧思乡的酒
八、教后反思:
本节课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拍照片的建档案的方法,让课文走进了学生生活
本文的一个亮点是体现国情教育,能合理的跨学科教学,让语文和历史有机的结合起来。
绘制插图使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且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内涵,而且可以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他们的画面里有自己独特的构思和体验,这些活动成了课文学习最好的铺垫。
本课具有时代性,能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例如:台湾问题,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仅能把握语言的文本意味,对于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体会不够,这主要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