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及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及反思

ID:150332

大小:1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3课的文章,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文章写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奇迹般的故事: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上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文章表现出牧羊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大爱。预习提示明确给出了此课的学习方法: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为阅读方法,紧扣“奇迹”展开教学,步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文章写法。 一、默读“第三次见面”,学习“圈点勾画” 很多老师教学此课,也注意到了“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教学提示,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不得法,多是叫学生不出声地读书,在书上圈圈画画而已。这就是教师没有深刻地理解编者意图,不能科学地传授阅读方法并推及至学生的阅读实践。 我们说,阅读大致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朗读是出声地读,利用语音、语调、重音的变化,帮助我们更深地体会和表现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默读则是不出声地读,它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集中注意力进行边读边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研究更多的是显性的朗读,因为朗读可以形式多样,内容多变,任意营造氛围。而默读的表现形式受到局限,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存有将默读边缘化的倾向,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实,默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学会了默读,养成了习惯,会终身受益。小学生在中高年级开始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那么,初一学生默读就必须更讲质量,在阅读速度和思考深度上都应该有所突破,以此了解文章结构,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教师应该具体点拨,给出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路径指引,帮助学生在默读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学会默读,学会学习。“圈点勾画”这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故最适合默读。 实录一: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它是一篇外国作品。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请大家齐读预习提示二。 生读: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师: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 生:最后一次,两个段落。 师:加上全文的总结段落,也就三个段落。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我”与牧羊人最后一次见面的语段,做好圈点勾画。(生默读,圈画) 师:你圈出了哪些词语或画出了哪些语句? 生:我画出了这一句,“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师:为什么画这句? 生:因为这句体现了高原的变化,写出了老人在高原种树后高原的美丽景色。 师:有道理,这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篇文章要圈画出“荒原变化”的句子。(板书:高原变化) 生:我画出的是“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呢树林的声音”。这也是写高原变化的句子 师:写高原变化的句子很多,我们可以择其关键词、关键句做出圈画。还有吗? 生:“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师多么伟大啊!”这是抒情议论,赞美了牧羊人的伟大。 师:议论以及抒情性语句,起到点睛作用,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对老人的赞美、评价语句要圈画出来。(板书:评价老人) (学生陆续找出其它评价老人的语句) 生:我画的是“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 师:有同学也画出这句的吗?(很少同学画出)你说说为什么要画出这句呢? 生:这句话点明了时间。 师:对,这样我们就注意到“我”第三次去高原看到老人的时间了。这句话也是交代写作思路的句子,同学们不该忽视。(板书:行文思路) 生:我觉得“那年,他已经87岁了”要画出来,说明老人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以让我们知道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植树事业。 师:这是能体现老人特征的句子。(板书:老人特征) 师:这样我们就明白了,默读文章,圈点勾画,不是随便的,而是要注意圈画出显示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的相关语句。 圈点勾画法因课文的不同而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编者在课文的“预习”中指出:“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在课后的“思考探究”里,编者又写道:“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可见,编者始终把“默读”“圈点勾画”作为训练的中心。因为《植树的牧羊人》篇幅较长,教师必须选择语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做好示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关键词语”“重点语句”。所以,可以选择相对内容集中、文章技法典型的“第三次见面”做出“圈点勾画”示范,让学生自己圈画,说明原委,最后教师从“荒原变化”“行文思路”“评价老人”“牧羊人特征”等四方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升,“举一”以待学生“反三”。 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植树的牧羊人》这样篇幅较长的作品,如何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内涵,在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在基本把握圈点勾画的要旨后,学生以此方法做好默读,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植树的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的奇迹。方法的指导,方法的实践,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圈点勾画的是文章,更是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感受。 实录二: 师: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这四个方面圈点勾画。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 师:好,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说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高原的句子。 (学生回答) 师:“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句子吗?(学生举手回答,高原荒凉,干涸,遥远,毫无生机,到处是废墟。) 师: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 师:三上高原,高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各选一句来读读。请一同学连着读读。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2.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学生读,但没有读出高原的变化,缺乏情感。教师再请一学生读。比较朗读。 师:同学们,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要)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生:读慢,高原很荒凉,很让人失望,没有生机。 师:第二次“我在这个曾经无比干旱的地方,看到了—— 生齐答:溪水(读得很惊喜) 师:这“惊喜”要读出什么味来? 生:惊喜。变化太大了,竟然有水了。 师: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对,读出震撼感!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来高原的惊人变化,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独自创造的“奇迹” !(学生再读) 教后反思 这个环节当中,朗读教学融得很是巧妙。“我”和老人的三次见面,有层次地写出了高原的变化。三处高原的特征,各择一句,让学生连读,其实就在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对文章语言所蕴含的情感的把握。初上高原,无限荒凉,此时要读得缓慢、沉重,显其内心失望,见到种树成林甚至溪水流淌,则必定是大为惊叹,而最后看到高原绿洲上的幸福生活,心中更是震撼。这读,既是对高原特征的再感悟,又是在理解文章对比的写法,也为后面探究老人创造“奇迹”做出铺垫。 三、走进老人,探究“奇迹” 实录三: 师: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板书“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 生:他的毅力(师板书“毅力”) 师:哪个句子说明他有毅力? 生: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 生: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师:哪个词说明他有毅力? 生:一直。 师:非常好,圈点出来,“一直”,说明很坚持。“一个人”又说明什么?对了,要忍受孤独。(板书“孤独”)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生: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师:真好,会读书的孩子都不会忘记这几句话。你告诉老师你读的这段话里,你都注意到了什么词? 生:数量词 师:哎,数词。 …… 生:我认为是他的“坚定”!“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生:我认为是“自信”“平和”。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生:无私,纯净。“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 生:严谨,热爱生活。房间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生:细心!挑橡子种子的描写。 …… 师生齐读:只有懂得去取舍,才有奇迹;只有忍受孤独,才有奇迹;只有自信,才有奇迹;只有严谨,才有奇迹;只有内心纯净,才有奇迹;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只有热爱,才有奇迹……深入读这篇文章,你还可以读出奇迹背后更多的东西。 教后反思 按文本原话说,这位牧羊人植树,“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做出了“奇迹”。教参的“课文研读”部分是这样写的:“作者正是通过种树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同样可以创造奇迹。”这都很明显在告诉我们,植树的牧羊人用无私和毅力造就了奇迹,而这,也是学生阅读文本容易读出的。教参里又是这样表述本文的主旨的:“对本文主旨的解读,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 所以,本课教学,应当把阅读思维引向深处,去读出“无私”“毅力”外更多的感动人心的东西,读出更丰满立体的牧羊人形象和更深刻丰富的主旨内涵。“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主问题下的潜心阅读,积极思考,使得学生读出“奇迹”背后的许许多多,也看出学生“圈点勾画”读书的更多功效。 鼓励学生多角度评价,但要言之有据,要能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如老人的单纯,他有着纯净的内心,一直在心无旁骛地种树。如老人的自信,他意志果断,从山下的农场独自一人搬到这荒僻的高原种树。他挑选橡子,种埋橡子,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认真细致。他爱这个世界,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却能忍受孤独,把爱交给这荒凉的高原。他安静,忠厚,不张扬,连他的狗也被熏陶成这样。他热爱生活,即便独居一隅,也要收拾整齐,穿着讲究。他有体力,有毅力,更有善心和智慧。深入文本,我们可以读出他对幸福的理解、对人生的追求、对自然的思考等等。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他给世界留下的,绝不仅仅是青山绿水。而这些,都是充分交给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挖掘,如新课标言,“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这篇文章也是“奇迹” 语文教学必须有文体意识,课堂教学要关注文体,真正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本,以言语实践为本,让学生习得语言、习得方法、习得能力。《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冷静简洁地叙述故事,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真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老人。所以,应该在文章的叙事分析上做出精当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第一人称视点的出色应用这一显著特点。 实录四: 师:其实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生好奇茫然。 师: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学生思考。 生:他真心实意地写了。 师:嗯,写作要真诚。 生: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 师:生活中有这个环境的原型是不是?也是一个答案,还有没有?怎么把一个虚构的故事,说得像真的一样? 生:(小心翼翼)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师:对,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生: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 师: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 生:不好。过于平淡了。 生:如果他不走了就体现不出高原的变化。 生:缺少惊喜了。 师:对,“我”是一个旅人,一个过客,三见牧羊人,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才更让人震撼。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高原奇迹,作者写出了这经典的小说,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让我们读出更多的力量,更多的美! 教后反思 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绿洲奇迹,作者也通过这篇文章创出了奇迹——文章在许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被改编成动画片,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这样很自然地顺着“奇迹”切入文章叙事特征的研习。作者是采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称视点来讲述老人植树的故事,“我”的见证使得故事真实可信,同时,“我”由于不是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牧羊人的生活实际上了解得有限,但高原巨变令“我”震撼,因此,植树的牧羊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这文章“奇迹”之问,就小说的叙述视角展开研讨,当然对初一学生,不宜过深,点到为止。 如此,紧扣文本语言,遵循编者意图和单元目标,以“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为教学手段,以“奇迹”为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较好地突破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完成《植树的牧羊人》这一课的教学任务。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