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找规律(图形)(方案B)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每组一张例1情境放大图。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大家正在忙着布置教室,可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彩排节目先走了,整个布置工作停了下来,我们能不能帮助布置完哪?
二、自主探究、发展智能
师:请前后座4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接下去怎么布置?并在题纸上完成。(小组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这么布置?
生:彩旗后面是黄旗、红旗、黄旗。彩灯后面是紫灯、蓝灯、紫灯、蓝灯。彩花后面是绿花、红花、绿花、红花。
师: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也是什么。并按照一定顺序有秩序排列就叫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师:去参加彩排的小朋友回来后发现教室布置好了,高兴极了,围成一圈跳起舞来(出示投影),请你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男一女,一女一男。
师:你们能不能按照规律站成一排?
(学生自由站成一排)
师:请同学说说都是怎么排的?
生:一男二女,二男一女等等。
师:请你看看下列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一个一个出示)
生: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
师:接下来应摆什么?为什么?
师:再看看下面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接下来应摆什么?为什么?
生:它的规律是一个三角,一个圆,一个正方形,接下来摆圆、正方形,因为前面是三角形,所以后面是圆、正方形。
师:出示例3,涂一涂。
师:后面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后面涂绿色、黄色,因为前面是一个绿色,一个黄色,所以后面涂绿色、黄色。
生:第二排涂黄色、红色,因为前面是一个蓝、一个黄、一个红,所以后面是黄色、红色。
三、拓展思维、深化升华
1.请涂上合适的颜色,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生:第一排涂红色,蓝色;
第二排涂黄色,绿色;
第三排涂粉色圆,红色三角形。
2.请同学们圈出合适的图形。
3.联系生活。
a.师:(出示跳棋)同学们,这是同学们经常玩的一种玩具,叫跳棋。下跳棋有什么规律?
生:隔一个一跳,隔两个一跳……
b.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有规律?
学生汇报电影院里的灯,教学楼的瓷砖,长城的烽火台等等。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桌布,气球,手帕等物体)
4.实际应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用手中的三角,圆,长方形按一定的规律摆一摆,贴一贴,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
四、展示作业、提高认识
1.在展示的作业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2.在身边继续寻找有规律的事物。
教学设计说明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变化之一。这部分知识学生接受得快而且饶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例如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在本课开始时并未给出布置完的会场图,而是将一部分隐藏起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图补充完整,在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运用了一定的规律去摆,不知不觉就体会了“规律”的含义。在初步理解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男女生站排可以怎么站?引出规律不只可以数量上一个一个变,还可以两个,三个,或一个两个变。在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及时加以巩固练习,通过摆一摆、涂一涂,进一步体会并运用规律。在跳棋这一环节中,通过走棋子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对规律的运用掌握,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有规律的事物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如:在操场上找有规律的物体,老师展示装饰的图案,到生活中找
有规律的事物,还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手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创造出美丽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趣。
专家评析
人教版的一年级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能力发展的极大空间,“找规律”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一课。赵老师上的这节课就较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设计意图。
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结合教材所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动脑、动手实践、充分体验、反复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挖掘知识要素,领会事物的本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共进,情感与体验提高。
教师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看的专心、听的仔细、想的认真、做的投入、说的流畅、合作的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评价观。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引导或是委婉的提示,学生对他人的做法的肯定、指正,学生自我评价时的自悟、自醒,达到了师与生,生与生的互补和共进。
新教材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实施者──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思路、教学实施都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站在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设计适合学生、适应社会、适于发展的教学。
执教: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小学 赵岩
评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殷杰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网址:www.topedu.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