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A类
1.掌握碧、峰、影、鼻、骆、驼、架、廊这八个生字的音形义,绿线中的榕、筏只要求认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词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B类
能边学边展开想像的翅膀,感受壮乡景色的美丽。
C类
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熟练认读“碧、峰、影、鼻、骆、驼、架、廊”这八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带到课上质疑。
2.认识绿线中的“榕、筏”。
3.可以找一些壮乡的或者其它大好河山的图片欣赏欣赏。
4.读完词串想一想:这儿的美景美在哪里?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A/C 6分钟)
1.师: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56个民族,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师到壮族之乡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桂林山水吧!
2.展示一组桂林山水的图片,并播放优美的乐曲。
3.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
4.揭示课题
学生说说我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
学生欣赏图片,并想像美景。
自由表达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识字识词(A/B/C 18分钟)
1.引导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要求看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词。
2.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一组词语,师生共同正音。
“峰、影、廊”均为后鼻音,“碧、鼻”的声、韵母相同,可声调不一样,“骆”的声母是“|”, “影”是整体认读音节。
4.(出示课文中的图)指导看图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些词贴在相应的图下吗?贴好后对照图读一读这些词。
5.引导再读课文,对照画面,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学生自读词串。同桌互读。读喜欢的词语,共同纠正发音。
做贴词游戏。
学生再读课文。
第三板块:指导写字 (A 16分钟)
1.出示“峰、影、骆、驼”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左右结构)
2.提问:你们记住它们的名字和样子了吗?
3.质疑: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峰、骆、驼”写得左窄右宽,“影”字左右大体相等。 另外“马”字作偏旁时,第三笔的横变为提。)
4.教师范写。
学生找共同点。
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注意观察。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第一板块:复习(A/B 2分钟)
读课文 指名读。
小组读。
齐读。
第二板块:指导学习第一行 (A/B 5分钟)
1.挂图显示一组秀峰倒影图
2.在对应处相机出现词语:碧水、秀峰、倒影。
逐次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3.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倒映出秀丽山峰的如画般的美景。)
学生看图后说说画面中的景物。
第三板块:指导学习第二行(A/B/C 5分钟)
1.播放一段对歌,听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显示壮乡小朋友榕树下对歌的画面。(对歌,是壮族人民的风俗,双方一问一答地唱歌。)
2.说说这两个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对歌。(画面特写,认识榕树。)
3.教师边叙述边出示相应词语:对歌、榕树、壮乡。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行。
学生欣赏对歌
第四版块:指导学习第三、四行(A/B/C 5分钟)
1.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态各异,形象万千,想不想细细欣赏一下它的奇特?显示一幅山水画(相机出示词语:象鼻、骆驼、笔架)
指导交流课前搜集的桂林山的图片。
2.再来欣赏漓江的水,显示江上景象,指导学生看图认识画面景物。
教师相机出示词语:竹筏、鸬鹚。
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是呀,我们似乎走进了“小竹筏在水中游,鸬鹚在水中戏”的画廊中。齐读“画廊”。
3.朗读第三、四行。
学生说说山的样子。
指名读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五板块:指导写字(A/C 7分钟)
1.出示“碧、鼻、架、廊”
2.重点指导书写“鼻”
教师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这些字中,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学生描红、临写
第六五板块:实践活动(A/C 6分钟)
组织“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导游解说词,先在小组中训练,再选出优胜者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