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6《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6《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ID:151605

大小:12.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景,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本诗是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 2、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加深课文理解;    2、比较阅读法: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2、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摭言》(zhí,拾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二、解题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 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三、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四、诵读背诵 1、正音。 迁徙xǐ      恬然tián     迁谪zhé      阑干lán 2、听示范朗读。 3、顺句(不必翻译)。 重点词语: 本长安倡女        倡女:歌女              曲罢悯然         悯然:忧郁的样子 恬然自安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共 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声停欲语迟   迟:迟疑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 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思:悲、伤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婉转         滑:流畅 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     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凝结不通声暂停    暂:突然,一下子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突然,一下子 却坐促弦弦转急    转:更、越         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4、朗读指导。 (1)第一段:开头部分:前六句要读出悲凄的气氛。读最后两句,情绪应有变化:“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应作一顿,表示主客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忧伤暂被驱散。 (2)第二段:关于音乐描写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3)第三段:关于琵琶女自叙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当前心境划分层次,每层后宜作一顿。 (4)第四段:关于诗人倾诉内心部分:“同是”二句点明全诗主旨,宜用叹惋之声,要读得慢些;“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叹惋之声;“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请,应读得恳切。 (5)第五段:结尾部分:开头两句承上叙事,要读得平缓些。中间两句转入抒情,当用低沉声调。最后两句用问答式,问后宜作稍长停顿,然后徐徐作答,这是全诗抒情的高潮。 5、背诵第二段和名句。 名句填写: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    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 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 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 。       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 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 。       _______,逢何必曾相识。 第二课时 一、解读“小序” 1、小序和诗歌的关系? 2、小序作用? ——明确: 1、几乎所有内容都和下面的诗歌段落有着对应关系…… 2、 (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说明诗歌的成因; (3)奠定悲剧气氛。 二、梳理情节 归纳每段大意,明确以时间为序: 1、江头送客闻琵琶; 2、江上聆听琵琶曲; 3、歌女倾诉身世苦;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齐读三、四两段,回答问题: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全诗的主旨句是?你怎样认识诗歌主旨? 明确: 1、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 人 物 对        比 悲剧情感 琵琶女 当年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京倡商妇怨 如今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白居易 当年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官谪官恨 如今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4、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歌通过琵琶女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也通过自身迁谪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直臣遭贬的社会悲剧。 四、合作探究,分析艺术特色 (一)、问题探讨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琵琶声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读第一段:一闻琵琶,感受如何? 明确: 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猜想到它的基调是悲凉哀怨。因为: (1)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2)“醉不成欢惨将别”,使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3、读第五段: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而诗人却“泪湿青衫”? 明确: 一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二悲自己的谪居偏远。此时,两人感情已经相通相融。 4、重点研读第二段: (1)说说琵琶女在这里演奏的五个层次? (2)尾句有何作用?与此句有相同功能的句子,诗中还有哪两处? (3)找出八个比喻,体会妙处? 明确: (1)五个层次: 前奏曲:出场含羞多庄重,掩抑似诉不得志,信弹说尽无限事。 欢乐曲:《霓裳》《六幺》落玉盘。急切欢快,似当年红火。 深思曲:从间关到幽咽到暂歇。幽愁暗恨,似如今商妇冷落。 悲愤曲:激越悲壮,似是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后缀曲:悄无言,秋月白。余音袅袅,意味不尽。 (2)三段中都有关于“江”和“月”的描写:第一段写诗人及其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目下的孤单、凄凉处境。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3)八个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心碎)  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有了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二)归纳总结 艺术特色: 1、高超的艺术构思: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出色的音乐描写:尤以第二段的欢乐曲、深思曲、悲愤曲为甚,运用大量的比喻,兼以拟声、叠词等手法。 3、侧面烘托:三次写江和月,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五、拓展迁移 比较本诗和〈〈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明确: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