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积累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3.再次朗读课文,体会灯笼中承载的 厚重文 化内涵。
自主学习:
(一)
1.了解作者
吴 伯箫,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作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散文集《北极星》。
2.字词积累
争讼( ) 领域( ) 斡( )旋静穆 ( ) 思慕( ) 怅惘( )
神龛( ) 锵( )然霍骠( ) 姚() 燎( )原幽悄( )
熙熙( )然司马懿( )
斡旋:
垂珠联珑:
幽悄:
思慕:
静穆:
人情世故:
(二)阅读感知: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3.在作者的笔下,灯笼承载了哪些厚重的内涵。
合作探究:
1.作者写了有关灯笼的哪些回忆?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灯笼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当堂反馈: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领域静穆思暮铿锵
B.退色灯谜点缀暖融融
C.磷火凑巧斡旋幽悄
D.消夜燎原熙熙斓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品 析语言,感受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
2.关注结尾,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自主学习 :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对“灯笼”的回忆?
2.文章结尾处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有什么作用?
再读课文,赏析语言。
1.“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祖父 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3.“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4.“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5.“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6.“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和!”
归纳本文的艺术特色。
当堂反馈:
根据谜面猜灯谜。
1.全是男子汉(猜一个字)
2.和尚诵经(猜一个四字成语)
3.小小年纪,胡子一把,不论见谁,总喊妈妈。(猜一动物)
4.生来铁胆热肠,爱管不平之事。(打一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