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画杨桃》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ID:153413

大小:2.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 zhǔ,不要读成 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 shǎng,不要读成 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⑵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⑴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⑵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⑶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 悉:上部不是“采”。 二、巩固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    2.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不像……而像……\"等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我\"画杨桃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而得到老师的肯定。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最后那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提问:结合课文内容,谁能把课题\"画杨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我\"画杨桃。或\"我\"和同学们一起画杨桃。)   二、晶词析句,逐层理解。    1.带着问题,默读2-5自然段,弄清\"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①\"我\"今天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      ②\"我\"是怎样画的?     ③\"我\"觉得画得怎样?画成了什么?      先由差生或中等生逐题回答,再由一名好生连起来说一说,然后比较句子,体会\"我\"是怎样画杨桃酌。      (放幻灯)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指名读第二句,注意重读的词。      板书:认认真真看老老实实画    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开始,同学和老师凶态度各是怎样?     同学们:哈哈大笑(讥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指导朗读同学们的话。     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放幻灯)比较下面三个意思,\"审视\"应选哪一种?为什么?     ①注意地看。②集中注意力看。③看了看。     (应选第二种,因为\"审视\"是一边看,一边进行比较,看得很认真)      老师在审视杨桃时会想些什么?他觉得我的画画得怎样?     板书:同学讥笑     老师审视(满意)    3.后来,同学和老师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点名读课文6~19自然段,找出老师和同学有几次对话,老师的问话用\"_____\"画出来,学生的答话用\"~~~~~\"画出来。(三次对话)   4.理解第一次对话,并填表。     结合老师同学的态度,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5.学生回答后,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因为同学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想当然地讥笑别人。)     用\"严肃\"造句。     板书:想当然严肃   6.依照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自学第二次、第三次对话,可边填表,边讨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注意老师和同学在态度上的变化。     老师:认真→严肃同学;讥笑(骄傲)→不好意思比较读:     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7.幻灯出示第十八自然段,读段思考:    ①这时老师的态度怎样?    ②老师说的话共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给这一段分层,哪层更重要些?     理解老师要求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态度?(实事求是)板书:实事求是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小结:这是老师教育那些想当然发笑的同学,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做事应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      表面意思?(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含着意思?(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教诲在文中指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在文中什么事可以体现出来?。老师的教诲将给我们什么启示?    2.总结全文。    3.学生质疑,老师予以指点,解答。   四、课后习题3,读下边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说话。    1.选词填空:     不像……而像……不要……要……      ①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 )想当然,( )实事求是。      ②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 )同学那样讥笑我,( )父亲那样要求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③同学都讥笑我的画( )杨桃,( )五角星。    2.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各说一句话。   [教案述评]   胡红卫老师是湖北省的市级教坛新秀,以上的《画杨桃》教案是她1997年参加我省黄冈市教坛新秀评选时的优秀教案。   胡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科学、新颖,注重了语盲文字训练,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教学目标明确、准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扎实进行语盲文字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怎样做人,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   2.教材理解深刻,把握正确。教师教学符合\"大纲\"要求,思想内容和语盲文字训练明确,文中重点词、句、段把握得好,训练形式多样,训练密度大,训练价值大,训练落实得好。   3.教学思路清楚,教师能遵循阅读教学原理,根据文章的思路安排教学。她采取从课题人手,直奔重点,进行中心设疑(同学和老师对\"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理解重点词、句、段,在扎实进行语盲文字训练过程中,注重联系,由表及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教学思想端正。教者在教学中做到了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   5.注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注意从教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听、说、读、写髓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同时,注重了学法指导,教学注意朝着学生\"自能读书\"的方向努力。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教师在板书设计时抓住了文章内容的\"焦点\",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   不仅如此,胡老师的教学设计还符合本年级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对话”中品味语文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画杨桃》的课例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的。通过创设对话情境,培养学生对话意识。  课文介绍 《画杨桃》一课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讥笑,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读者传达了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特点。  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 生本对话 获取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二、 梳理问题 板书存疑  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  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  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  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  简单板书: 哈哈大笑? 角度? 轮流坐? 相似?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三、 多项对话 触发感悟  (一)画  1、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课文读懂了。  2、小作者画杨桃,我们来画洒水壶,虽然东西不同,但一样能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课文。(拿出洒水壶放好)  3、画之前,同学们先找找:书上那些句子能指导我们正确作画呢?  学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亲的话和倒数第二段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齐读。)  4、我们作画的要求是不要画得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廓。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时间五分钟。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以画的形式解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二)评  现在我们来评价几位同学的画,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有没有读懂课文。不过你在评价时得引用文中的话来判断他有没有理解。  1、(出示一幅画)谁来评他的画?学生评价这位评价的同学是否正确。以判断他是否站到了作画者的位置上进行评价。引用书上的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看了看、走到、坐下来、审视。理解“审视”)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学还笑我的画吗?那开始的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老师没笑是因为……(知道先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齐读这两句话。引导评画的同学坐到作画者的位置上去评价。  (学生评价后,大家反馈)现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吗?(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 2、出示一幅和第一张角度不同的画  她读懂课文了吗?指名说,能从书上找依据吗?  学生交流: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你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表扬评价的同学观察仔细,会读书。  采访作画者:“你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准确?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自己画得很正确。”  表扬她和小作者一样自信认真。(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和第一幅画比较:同一把水壶,为什么他们画得这么不同?(学生自由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3、展示一幅画走样的画  指名评价,结合书上的话,说说他怎么画成这样?  (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没有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想当然,画走了样。)  顺势理解“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设计意图]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画、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三)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明理  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在画画时做到了吗?指名读他们的话。(媒体出示)  请你也来细细地读读他们的话,读着读着,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读后自由说。(做事要认真,细致,老老实实或者实事求是)  你再找找父亲和老师说的话,哪些地方相似?(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板书:父亲的话 老师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为什么他们的话这么相似?现在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这是画画的要求,他们有相似的经验。他们都希望我养成实事求是的办事态度……)  四、联系生活,交流体会  1、生活中,你看到过或着自己遇到过类似“画杨桃”的事吗?  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 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弥补,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造意味。  2、集体交流,想说的自己站起来。最后再对所说的进行一番评价。  a、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b、 “画蛇添足”的故事。  c、 “三个画师”的故事:一个国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  请画师画像。第一个美化了国王,画了健康的眼睛和腿,国王觉得在讽刺他,就杀了画师。……  ……  [设计意图] 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需要阐述,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话的源头之水就会汩汩而来。此时,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积累、情感和观念。  3、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也很会联想,对课文也体会得真深刻,让我们再通过读,把我们的理解传递给每一个人。(齐读父亲和老师的话。)  五、再次质疑 拓展对话  1、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 你还想对文中的父亲、老师、同学们和本文的小作者说写些  什么呢?想和我们们班的老师、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表扬小作者画画认真,留心观察。向“老师”说说自己的观点,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六、作业:  1、 摘录对你启发很大的话。(或改编成座右铭)  2、 作业册。  板书:父亲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老师的话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哈哈大笑? 角度? 轮流坐? 相似?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